韓國民族英雄安重根
(天亞社編譯)被視為韓國抗日英雄安重根(1879- 1910)懷著「恭敬上主」心意所寫的遺墨《敬天》,時隔一百年終物歸天主教這原主。
安重根聖名「多默」,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被日本當局處決時年僅三十一歲。
《敬天》是他擊斃日本首位首相伊藤博文後,被關押在旅順監獄時所寫的作品,時為一九一○年三月。上面清晰地寫有「大韓國人安重根」字樣,並印有他斷了無名指的左手掌印。
該作品由佛教僧人朴三中從日本購得,並在今年三月以七億韓圓(約五百三十萬港元)開價拍賣,結果流拍。
最近,天主教首爾蠶院洞教堂從朴三中手中以五億韓圓購得,轉贈給首爾總教區。該堂的主任司鐸廉洙義(Yeom Soo-ui)神父乃首爾總教區廉洙政樞機的弟弟。總教區將待西大門殉道者遺址內的教會歷史博物館於二○一七年竣工後,展出該作品。
另外,據報中韓正在推進共同製作以安重根為題材的電影,並在物色導演人選。如果中韓就電影製作達成協議,將會邀請兩國的著名演員演出。影片的劇本將由安重根專家、韓國檀國大學教授金泳鎬撰寫。
安重根生於一八七九年,十九歲接受洗禮後,開始協助神父傳教,並發起對抗日本佔領的運動,提倡韓國獨立,是朝鮮半島近代史上著名的獨立運動家。他於一九○九年在哈爾濱車站,行刺日本首相兼朝鮮統監伊藤博文。日本佔領當局於翌年在旅順監獄將其處決。
日本殖民統治韓國始於一九一○年,持續到四五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為止。韓國人將安氏暗殺行為視為韓國爭取獨立,擺脫日本殖民統治的象徵。
韓國天主教會長期以來,一直譴責安重根的行徑等同謀殺而不認可他是好教友,直至一九九三年,時任首爾總教區金壽煥樞機公開為安氏舉行彌撒,意味教會正式承認他的教友身分。
今年一月十九日,位於哈爾濱火車站的安重根義士紀念館舉行開館儀式。該紀念館包括安重根義士事跡陳列室、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地點標識等。
• 來源:《Hankyor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