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委會舉辦培育活動
(本報訊)九月四日立法會選舉前,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聯同堂區關社支援小組在港九新界五個選區舉辦培育講座及候選人論壇,幫助教徒從社會訓導反思選舉制度,以及候選人政綱。
正委會執行秘書陳麗娜七月二十七日對本報說,近年施政問題衍生出本土思想和民間的不滿,她鼓勵教徒以社會訓導反思社會建設民主的方式,從而關心弱勢群體如何受制度影響。
她指「佔領運動」結束至今,民生沒有改善,核心價值亦備受衝擊,惟信徒應堅持信德:「雖然社會變化大,但社會訓導仍然適切。社會流行著重發展的思想,認為總要有人犧牲,但社會訓導提醒我們當注重公益,而且要優先關顧窮人。」
陳麗娜指上述活動讓教徒以批判角度思考選舉制度,認識「比例代表制」;同時帶出民間取消功能組別問題的訴求。她又稱正委會稍後會發表問卷調查結果,反映教徒對選舉的取態。
談到教會團體在選舉中的先知責任,講者之一陳滿鴻神父七月二十七日說,教會團體可按地方特殊情況,幫助教徒去判斷並回應。
陳神父認為,香港的政治制度不切合現實,立法會以至社會的討論空間亦遭「非黑即白」及每事表態的文化所蠶食。他指中國內地要求民眾每事表態的文化為香港人抗拒,但特區政府卻有份把這文化帶進社會及議會:「政府不講理,只講多數票,市民被迫以立場作反抗。」議會因此無法理性討論草案,有時更會衍生反抗行動如拉布。
不確認提名惹爭議
另一方面,今屆選舉管理委員會要求參選人額外簽署「擁護基本法確認書」,當中七個參選提名不獲確認,包括本土派人士,事件引來各界關注;有回應指政府鼓吹或推動「港獨」的人士不可能擁護基本法,因此不能履行立法會議員職責。
選舉委員會多位法律界委員於八月三日發表題為《政見可以不同.但權利應該一樣》的聯合聲明,反對立法會選舉設政治審查,嚴重破壞香港法治。他們指條例並無賦予選舉主任任何權力去查訊某位參選人的聲明是否所謂「真誠」。
聯署者指該等查訊和決定非但不合法,更等同選舉主任在沒有法律基礎下進行政治審查和篩選,「最終會破壞香港人對立法會和選舉過程的信心,亦會對香港長遠的穩定帶來負面影響」。(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