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澤東亞青年聚會閉幕
(本報訊)泰澤東亞青年聚會八月十至十四日在長洲明愛賽馬會明暉營舉行,來自香港、中國內地、澳門、台灣、日本和韓國近三百名青年透過祈禱,建立交談與和平的文化。
為期五天的聚會設有多個工作坊,由教會人士分享聖像畫、合一交談、藝術、環保與靈修、泰澤歌曲等課題。
十一日的工作坊上,來自不同宗派的牧者強調社會應重視對話,尤其須聆聽青年的聲音。
工作坊探討關社與修和
牧者促請聆聽青年心聲
講者之一夏志誠輔理主教說,教會當重視青年的意見, 天主教會於「雨傘運動」後亦主動聆聽他們的心聲,他又勉勵青年信徒活出真理,「只要社會仍有言論自由空間,就應把握機會發聲」。
另一講者、聖公會陳榮豐牧師指出,近年社會時有標籤青年「一代不如一代」,實則不然, 他鼓勵青年從生活的微小行動做起去建設社會。對於近年社會標榜「和諧」,他指和諧不是只有一種聲音,而是縱有不同意見, 彼此仍能互相尊重。
基督教九龍佑寧堂主任王美鳳牧師則強調教會在社會服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對象應不分宗教,關懷最貧窮和最弱勢的一群。
泰澤修士申漢烈:建立友誼 和平之始
協調這次活動的泰澤團體申漢烈修士(HanYol)八月十一日對本報說,東亞地區面對不少共同的問題與挑戰,但不能只靠政治手法解決,祈禱正正能給予青年內在的力量去提升仁愛與憐憫,好能建設和諧的關係。
談到區內面對的和平問題, 申修士指這次聚會所建立的友誼,正是和平之始。他強調這份友誼可促進不同地方之間的交談。
談到泰澤祈禱如何轉化心靈,去年到法國泰澤體驗的王美鳳牧師對本報說,泰澤是合一見證,尤其推動基督徒關懷弱勢, 「共融祈禱讓人經歷上主的慈愛,啟動對人、世界與萬物的靈性,從而關心他人」;她說泰澤參加者經歷這份「洗禮」後在社群能帶出這份平安,同時需要在世俗化的氣氛下,在事工當中強調基督宗教價值。
來自日本的基督新教徒深町創太八月十一日對本報說,他在法國泰澤的體驗得著甚豐,促使自己參與這次東亞聚會。他表示,自己所屬團體較少機會默禱,泰澤祈禱讓他享受到靜默, 並能認識其他宗派的靈修傳統。
香港青年郭子錕:進深靈修 活出信仰
有份籌辦聚會的香港天主教徒郭子錕八月十二日對本報說, 香港首次舉辦大型的泰澤團體東亞聚會,為香港青年帶來新的視野,「我們身處東亞地區,不論地理位置和文化都很相近,互相交流時更能聚焦討論,引起共鳴」。他指各地青年在自身地方均面對政治與社會衝擊,期望藉著聚會可以豐富他們的靈修,往後能活出信仰。
他表示去年在香港西貢鹽田梓舉辦的東亞地區小型泰澤聚會,促成數十位東亞地區青年代表互相交流,是次聚會汲取去年經驗,於舉辦活動前在網上與台灣、日本、南韓等地的青年協調。(輝╱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