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是關鍵
沒有人會想到,有朝竟然要為國家作戰、死亡,還是為家庭工作、生存而做決定。可是在現今世上,這成為許多人所面臨的困境。
烏克蘭天主教希臘禮大總主教舍夫丘克(Sviatoslav Shevchuk)七月二十日向一群到匝爾凡賽亞 (Zarvanytsya)「歌唱之園」(The Singing Field)參加周年朝聖之旅的年輕人表示,當面對困局時,沒有人有權殺害他人或發動暴力;人有權利保護自己,卻沒有權利征服他人。
但大總主教解釋,保護自己的權利,卻不應與殺人或行使武力的權利混為一談──守護土地或人民的決定,以及就此採取甚麼行動,取決於與所承受的襲擊相稱。
大總主教說:「我們不會開展以征服為目標的戰爭,亦不會襲擊他人,但我們有保衛祖國的神聖任務。」就如在烏克蘭現今情況下,「我們亦不想任何人襲擊和殺害我們」;但他慨嘆,有時候除了以武力還擊並阻止侵略者外,別無他法,他形容「這是悲劇」。
他承認自己的國家正處於悲劇中,但同時告訴這群年輕人:「主的教會會祈求天主垂憐那些準備犧牲自己性命保衛國家的人,即便他們以激進的方法;也會祈求天主治癒因殺人而心靈受傷的人。」
可是,這實在是個叫人為難的問題──是為祖國而死,還是為家庭生存?
天主教利沃夫都主教沃茲亞科(Ihor Voznyak)七月九日致函烏克蘭軍隊以示關懷,信中寫到:「我們見證到新一代英雄的到來,他們忘掉安逸平靜的生活,準備好犧牲自己的性命。」
儘管歷任教宗一向反對在第三國家進行軍事干預,但烏克蘭主教卻是面對著不同的境況。沃茲亞科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因良心拒服兵役的美國人薩蒙(Ben Salmon)有相似見解,薩蒙曾經寫道:「正義之戰、若有這回事的話,是無須徵兵的。志願軍會源源不絕。」
而對於蜂擁前往保衛祖國的年輕人,沃茲亞科都主教於上述信函向他們說:「我認為,你們的行動將會向世人顯示,烏克蘭人民不再屈膝,永遠不會再讓別人將自己當作奴隸般戴上枷鎖。而你們,既然已經追隨基督,就會為了自由和道德價值,克服挑釁和狂怒。」
雖然上述的觀點未能就烏克蘭局勢作定論,但兩位主教所引述的標準是重要的,因為這些標準也適用於兩派之間對壘時運用暴力、高壓手段或施以懲罰的情況。
公共利益是否正受威脅而須訴諸於暴力解決,確實不能草率下判斷;但當普遍的人都選擇為國家犧牲時,這可以是有力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