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荆】不怕艱難

期數
3678
刊登日期
2014.08.15
作者
譚錦榮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8 月 17 日

在今日一個講求「成效」的社會,一切均看結果,而疏忽了過程。一個小孩子讀書是為得到好成績,因此家長可能會用盡方法使子女能滿全這個渴望,但他們或許會忽略了子女實際的需要。有一位青年曾經如此表達他的生活:「這陣子似乎活在一個樽頸位中,不能後退,但又前進不了。生命中背負了許多許多,學車考車、工作報告一個又一個、讀書功課測驗、還有兼職⋯⋯坦白講,教會服務已經排到很後的優次。當反省到耶穌曾說:『人不可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錢財』;但現在我似乎很貪心,事奉的種類更多!我不想再這樣了,夠了。」他的分享是如此的真實,亦是很多年青人的寫照。
但是,我們如何能在今日的社會價值中殺出一條血路呢!這實在是一條「血路」,因為若要依循福音價值生活,以對抗當代不同的意識形態,實需要不斷的犧牲!同時,為能克服這項挑戰,亦非三朝兩夕的事功,而是持久的奮鬥。
在瑪竇福音記載有關主耶穌醫治客納罕婦人的敘述中,我們可以深深地體會到她的信德。這位婦人雖然面對著主耶穌對她的挑戰,但她仍能不怕艱難,堅持到底。但是,主耶穌對她所講的說話,究竟有甚麼意思?主耶穌指出猶太人在歷史上獲得天主救恩的優先性:「我被派遣,只是為了以色列家迷失的羊」(瑪十五24)。當主耶穌派遣門徒出外傳教時,祂亦作出了同樣的指示:「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黎雅人的城你們不要進,你們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了的羊那裏去」(瑪十5—6)。以色列子民作為「天主的長子」(出四22)必然站在首位接受默西亞的祝福:「天主先給你們興起祂的僕人,派他來祝福你們,使你們個個皈依,脫離你們的邪惡」(宗三26)。然而,這位婦人雖然明白主耶穌的看法,但她卻仍然鍥而不捨地渴求得到主耶穌的憐憫:「是啊!主,可是小狗也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屑」(瑪十五27)。她如此謙誠的態度最終亦得到了主耶穌的稱讚:「啊!婦人,你的信德真大,就如你所願望的,給你成就罷!」(瑪十五28)
從這位客納罕婦人的經驗,我們可以體會到恆常祈禱的特點及重要。首先,她懷著信德追隨救主耶穌;她從來沒有懷疑祂是否真的有能力可以為她的女兒驅魔,而只是全心信靠主耶穌的神聖德能,三次稱呼祂為主。其次,她對主耶穌持續性的懇求,無論面對著主耶穌在初接觸時的靜默,或是及後對她的挑戰,她仍堅持爭取她所需要的訴求。再者,當別人將她視為外邦人,她仍甘願放下身段、謙遜地接受而不加以還擊!同時,她的回應亦沒有損害她的尊嚴。因此,當我們向天主懇求時,我們應懷著信德,渴望天主!我們並非從具體事件中祈求得到個人意願的滿足;相反地,我們是渴求在事件中得到天主的恩寵及扶助,以滿全祂的聖意。正如這位客納罕婦人所懇求的:「主,援助我吧!」(瑪十五25)正因為她將自己的一切完全交託於上主手裏,因此主耶穌便成全了她:「就如你所願望的,給你成就罷!」(瑪十五28)但是,跟隨主耶穌的路並非一條容易的路,卻是荊棘滿途。我們會面對私慾偏情、人性軟弱、世物的浮誇、虛假所蒙蔽而感到迷失。但在這些艱難困境中,我們仍要勇往直前,因為我們知道未來的獎賞在哪裡!
我們面對當代社會的價值及意識形態亦備受挑戰時,如何才是最佳的應付方法?我們有時候被一些錯誤的價值糾纏著,也如同附魔一樣。但是,若我們相信一切之上有天主,天主才是我們生命的依歸,那麼我們便沒有甚麼可怕的了,因此一切都會過去,但天主的話卻永恆不變,祂才是生命的主。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