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作息有時
「宗徒們聚集到耶穌跟前,將他們所作所教的一切,都報告給耶穌。耶穌向他們說:『你們來,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休息一會兒!』」(谷六30—31)
可能這是教會牧者周年大避靜的沿革。
訓道篇指出一切的事物都有它的規律及時限:「事事有時節,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除栽種的亦有時;殺戮有時,治療有時,拆毀有時,建築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悼有時,舞蹈有時;拋石有時,堆石有時;擁抱有時,戒避擁抱亦有時;尋找有時,遺失有時;保存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綴有時;緘默有時,言談有時,愛慕有時,憎恨有時;作戰有時,和睦有時。 」(三1—8)
耶穌願意祂的門徒專心傳教,也期望他們時常充滿活力。因此,耶穌要求門徒休息;但不為休息而休息,而是為再接再厲而加油。
當年羅馬傳信公學第一學年的神學生,暑假期間,必須在近郊的公學的度假營去度過。附近有優美的海灘,大家可各適其適去休息。同時可增長同學間的感情。可惜的是,到神學第二年開始,不少同學在暑假期間到德國做臨時工,賺取外快。香港同學多數到不同國家參與義工行列。若問休息得夠不夠,則因人而異。我自己認為,離開了日常生活環境,已休息了一半。
因此,我每年陪伴朝聖者往外地朝聖,雖然是牧靈工作的一部分,但已心曠神怡。真正的休息莫過於隨時感受到主伴我行。
休息的環境,除天時地利外,人和的因素也至為重要。不少人雖身處世外桃園,但若缺乏互愛的滋潤,便變成得物無所用。真正的休息,莫過於能與主相偕,並能與人共融合一。
人們花許多金錢與時間去美化軀體,卻忽略了靈性的健康情況,真有本末倒置之嫌。特別為教徒,假若不重視聖體聖事的話,更是一大損失。「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 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復活,因為我的肉,是真實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實的飲料。」(若六53—55)
為保持健康,有規律的生活,懂得休息,是為上策;若能保持靈性的健康,特別重視聖體聖事,更是首選。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溫國光和黄漱芳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