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說故事

期數
3681
刊登日期
2014.09.05
作者
文文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9 月 07 日

 小時候,我最愛聽故事,那時候沒有電視,也未有收音機,每天晚飯後就圍著爸媽、張開耳朵,聽到開懷大笑或低聲嘆息,那些故事都是善惡分明的、滋養著我們的小心靈。

其後,有麗的呼聲有線廣播,我們最喜歡聽夜半奇談,那些鬼故事嚇我們蓋著被也要聆聽,這些故事也是警惡懲奸的,啟發著我們的良知,更給我們想像力的操練。

自從電視的發明和普及,小孩子就被這個魔術盒子所吸住,把最珍貴的時間都投放在它前,去被迫吸納它所傳遞,搞笑的、無厘頭的,推銷產品的都佔了大部份時間,善惡分明的,因果報應的,啟發良知的也減少了。

我喜歡為小朋友講故事,也曾刻意報讀故事班,跟周樹利老師學得講故事的技巧,在教學方面,這一種技能幫上我忙,很多引起動機的開展都是由故事開始。

今年開始,我每晚為寄宿生講故事,他們聚精會神地投入故事內容中的表情十分可愛,他們的回饋更令我欣慰。

上星期我巡迴各宿舍都是講同一個故事,是一個繪本故事「最重要的事」:話說美國一個小鎮,住了一家西班牙移民,外祖父剛到,還未懂英語,小孩子就帶他找散工,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小孩子為外公接了一個作園藝的一天工作,更隨外公上班,老闆要他們把一個山坡的野草拔去,留下名種冰葉花苗。他們公孫二人都不諳園藝,小孫子以為有花的要留下,於是一起拔了所有沒花的幼苗,等到老闆來時,大吃一驚,他們拔錯了,留下的是繁縷是雜草。外公十分難過地向老闆道歉,承認自己不是花王而是木匠,所以弄錯了,甘願補救,他的行為讓老闆欣賞。當我把故事講到這裡,就問孩子,老闆欣賞他們甚麼?孩子紛紛舉手,踴躍回應:

「他們肯承認自己的錯。」

「 他們願意補救,不怕辛苦!」

「 我學到要誠實,也要勇敢認錯和負責任。」

孩子純真的心靈,最易受故事影響,因為他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在自己的腦海內,建構了人性良知的認同,使故事中主人翁的行為善表內化在他們的小心靈中,使他們一生受益。

父母最能影響孩子的是他們的行為,這是身教,要更好地教養子女,及與他們建立親密良好的關係,講故事就是一個好方法,尤其是睡前故事,孩子最動心,動情是入睡前的前一刻,從媽咪、爹哋口中的美好故事,貼心地接過成為入夢的前奏,親情流溢在愛的氛圍中,成為幸福的好滋味!

• 教子有方系列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