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代人】真.走在最前

期數
3784
刊登日期
2016.08.26
作者
胡天衡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8 月 28 日

曾經,我會呆在電視機前追看新聞報導⋯⋯

曾經,喜愛模仿電視新聞報導中那些非常有權威的新聞記者及報導員⋯⋯

曾經,渴望走在事實最前線將所見所聞由我第一身告知大眾⋯⋯

然後,這些曾經竟在若干年後都成真了。

自問讀書成績不出眾,卻對時事及國際大事有一番濃厚的興趣,好不容易得到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取錄,興奮不已。在珠海的四年,香港正值多事之秋⋯⋯作為一個熱血青年,眼看自己對社會大大小小的事那麼熱愛,沒理由只顧讀書,不問世事吧!

機緣巧合下在天主教大專聯會上了莊。那時候,才開始真正認識甚麼是社會運動。二○○三年沙士襲港,正值傾莊之時,當年經常開會討論社會大事,訓練著獨立批判思考。其後與香港人一起經歷七一大遊行,成功令政府撤回基本法廿三條的草案。這些經歷令我更加肯定當天所選擇在社會中實踐信仰的路是沒錯的,亦讓我更加肯定,我為何要當一個新聞工作者。

事實 真相 價值觀

我幸運地在畢業前便踏進電視台工作,為我往後六年多的記者生涯奠下了良好基礎。作為一個記者,深深明白新聞工作者與參與社會運動的不同。在這記者生涯中,遇到很多重要的採訪,經歷過天災人禍,見證重要歷史時刻,有不公義的事件,亦有很多好人好事。

在追尋真相的過程中,並非只止於事實。亦希望所傳遞的訊息中,讓所相信的價值得到彰顯。這些經歷不單令自己眼界大開、建立了對世界的另一種看法,亦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了家人及身邊的朋友,增加了他們對社會的參與,有的甚或比我走得更前。

近年來,香港的傳媒生態轉變得翻天覆地,市民大眾喜愛即食文化,愈來愈不愛看傳統媒體。為甚麼嘩眾取寵的新聞才多人追看?為甚麼讀者喜愛被設下了立場的報道所引導?為甚麼報道沒有事實根據卻沒有人去求證?十萬個為甚麼,這通通跟我讀書時所學的完全不同。現在還有多少人會主動求真?新一代會不會都以個人情感和大眾喜歡的角度先行,而犧牲客觀的事實或追尋真相的過程?還是把新聞當成娛樂,看了便算?

可幸的是近年修讀新聞系的年輕人愈來愈多,我每年有機會跟學弟學妹分享。他們雖然都喜歡收看和分享那些娛樂成份豐富的新聞,但他們亦會懂得分辨這種新聞手法的好壞,亦會反思這會否破壞對事實的客觀描述。問及他們選擇當記者的原因時,大部分都說是因為背負著一份使命,希望為這個社會帶來一些改變。

新一代都很有己見,我看見他們個個都充滿熱誠,內心有一團火。我深信現今的年輕人比我們當年掌握更多資訊,還走得更前。欣賞他們之餘,也希望他們不要放棄記者的專業道德和求真精神。如前輩常說,當記者不能只當「簡單打份工」。要令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或更有質素,靠的是這一代的年輕人帶動。

但願你們能看得更真、更遠!

  • 胡天衡在學時任天主教大專聯會幹事,畢業後曾於香港寬頻電視、亞洲電視及有線電視任記者及主播,現投身航空業 ╱「教領友」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