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委會聯同關社支援小組
(本報訊)立法會選舉九月四日舉行,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聯同堂區關社支援小組八月在五個選區舉辦講座反思選舉制度。講者鼓勵教徒投票,善用議會制度監察政府。
八月二十七日假聖十字架堂舉辦的講座上,講者之一、正委會教會顧問夏其龍神父從信仰角度探討選舉,指出教會鼓勵選民不要錯失投票機會,當藉此表達公民權利。
夏神父從信仰角度指出,人的權力來自天主,信徒有「天國子民、地上公民」的身份,他又指信徒當尊重每個人,尤其是弱勢社群的需要,在社會公義議題上則須尊重人的權利,「這便是透過投票選舉,監察和社會參與中表達出來,以天主子民的心態去面對地上公民所面對權力、資源分配等問題」。
夏神父提醒信徒不單只要投票,還要持續監察社會和爭取改善選舉制度。
他指「天主教立法會議員監察組」一直監察議員如何運用選民給予的權力,以及有否履行競選承諾。
談到投票選擇,「公民數據」發言人趙智勳指出,過去在分組點票機制下,直選的非建制議員個人議案常被否決。他期望社會人士借助策略去選出能代表大多數市民的議員:「權力在於人民,政府應為人所用,故應反映人民的意願。」
另一講者、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博士指出,回歸後立法會地區直選「比例代表制」的最大餘額法並不理想,地區直選的三十五席分為五個選區,部份選區只有五至六個席位,並未能反映比例代表制的效果;亦容易出現部份候選人太多剩餘票數而浪費選票的問題。
陳家洛指若有關方面要求選民「配票」,不選擇心儀候選人,而為大局改投與其意念相若、勝算相對較高的一位,「這是要求選民改變選擇,道德上有爭議」。
陳家洛:選舉策略應透明
陳家洛說,現今選舉無法代表社會的整體傾向、集體智慧及選擇,因而出現不少候選人運用「配票」策略,若候選人互有相關協議,就應公開及透明地向選民表明,包括當選後作出的承諾,「其部署須具備基礎、根據和清晰的框架,若策略協調不清楚,會引伸出道德危機」。
夏其龍神父總結時指出,每屆選舉均對社會帶來深遠影響,信徒應懷著平安的心,放下恐懼,「人們面對權力時,直接反應是恐懼,即使世上的權力能控制許多事情,但要相信最終的權來自天主,自有天父的照料」。
此外,主辦單位亦在各個選區舉辦候選人論壇,讓教徒認識候選人的政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