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會會祖德蘭修女

期數
3785
刊登日期
2016.09.02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9 月 04 日

(綜合天美社╱天亞社訊)仁愛傳教女修會會祖德蘭修女九月四日由教宗方濟各冊封為聖人,仁愛會總會長普雷馬修女(M. Prema) 指會祖因服務窮苦者而成為「慈悲的標記」。

普雷馬修女聯同三名總會成員到羅馬聖伯多祿廣場參加封聖典禮。各地仁愛會以投票或抽籤方式選出兩名修女到羅馬參禮。

普雷馬修女於典禮前說,德蘭修女讓「沒有信仰的人也能感受到她的憐憫和慈悲之心,她關心受苦者, 不會任由他人受苦」,更會主動尋找並幫助有需要的人。修女指會祖雖然經歷了天主似離她而去的「心靈黑夜」,但這經驗卻更鞏固她的信仰去服務窮人。

仁愛會服務遍各地
五千修女 四百會士

修女指仁愛會在各地的修女人數一直增加,於德蘭修女安息那年,仁愛會有三千九百一十四位修女,截至剛過去的八月五日,已有五千一百六十一位修女;仁愛傳教修會會士同期亦由五十三人增至四百一十六人。

封聖案申請人、仁愛傳教修會科洛迪艾丘克神父(B. Kolodiejchuk)指德蘭修女是真誠而不造作的聖人,她踏實地牧養最窮苦的人。他表示修女曾遇上的試探,是感受到不被需要和不被基督所愛,然而這正也是她與基督與神貧者同在共融的方式。

據天亞社報導,印度加爾各答的天主教徒及來自不同宗教界別人士於典禮前, 亦為慶祝德蘭修女九月四日獲教宗在梵蒂岡封聖而做好準備。當日更是她逝世十九周年前夕。無論是天主教徒、印度教徒或伊斯蘭教徒都分發海報、充當導遊,並派發各種與慶祝冊封大典相關的門券;印度亦舉辦電影節宣揚她的德行。

來自印度及國外的朝聖者於封聖禮前聚集在加爾各答的仁愛傳教女修會母院, 這裡是仁愛會總部,亦是她安息之所。

此外,至少三百五十名來自加爾各答的市民參加羅馬的封聖大典,而其他朝聖者亦爭相前往觀禮,以致飛機票價飆升了三萬盧比(約三千五百港元)。

德蘭修女一九一○年生於斯科普黑里(現馬其頓首都),以洛雷托會初學修女身份於一九二九年赴印度, 她四十年代後期離開原屬修會, 並於五○ 年創立仁愛會。修女於七九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以表揚她在加爾各答貧民窟服務窮人。

她於九七年九月五日在加爾各答逝世,享年八十七歲, 其封聖案於兩年後正式展開。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二○○三年為她宣福。去年教宗方濟各確認她的第二個奇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