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荊】跟著我 伴著你

期數
3785
刊登日期
2016.09.02
作者
譚錦榮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9 月 04 日

月前參加普世青年節期間,在華沙參觀了真福耶日.波比耶烏什科的紀念館及他當本堂神父的聖堂。當看見他為主而殉道的面容時,我內心思緒澎湃、震撼五內!這位為人民發聲的神父,在生時擔當了正義的呼聲,死時為天主的慈愛作了見證,他的面容如同主耶穌受難至死時的模樣:「因為他的容貌損傷得已不像人,他的形狀已不像人子」(依五十二14 )。他的母親也不能從面容上認出他,只能從一個胎痣作證據,肯定這遺體是她的兒子。然而, 這位母親卻在葬禮中,寬恕殺害他兒子的勢力!這是多麼美麗的信仰見證,她不是在順境時相信天主,而是在痛苦、艱難中堅守對上主的承諾: 「不論誰,若不背著自己的十字架, 在我後面走,不能做我的門徒」(路十四27 )。

真福波比耶烏什科在每次主持為國家祈禱的彌撒時,都要求每一位信眾高舉十字架。因為他相信以非暴力、以天主的慈愛能改變世界。我們對主耶穌的愛應超越一切,甚至比倫常的愛還要大、還要多:「如果誰來就我,而不惱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的門徒」(路十四26 )。其實,這並非路加第一次論及相反家庭的言論;而這些言論的目標是為要表達我們應以主耶穌為生活的核心,沒有其他價值可以取代! 然而,這些言論正顯示了初世紀的基督徒團體所經驗的實況。由於當時信仰主耶穌並非一件容易的事,且受到不少的迫害;因而,家庭關係中或許會出現一些矛盾、甚至分裂。但是, 他們為忠信於基督,亦甘願接受這些苦難,從而彰顯出主愛的偉大! 

然而,這種情況並非只在初期教會中發生; 直至今天,在不同的種族、文化、意識形態中, 仍有不少人受到迫害、甚至犧牲性命。他們所表達的就是勇敢跟隨主耶穌的決心;同時,他們亦見證了上主與他們同行、伴隨著他們。其實,主耶穌要求我們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祂,是一個很個人的邀請。因為,每人的生活背景很不一樣,每人的能力也不一樣;但是,主耶穌許諾過不會超過我們能力的負擔:「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吧…因為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瑪十一29 — 30 )。因此之故,我們應衡量自己的能力,評估自己所能背負的十字架! 

正如主耶穌所說:「你們中不論是誰,如不捨棄他的一切所有,不能做我的門徒」(路十四33 ),因此, 我們為能跟隨主耶穌背負十字架,必須先「放下」我們的所有。試想想: 當代人所擁有的是甚麼?我們所擁有的並不單是名譽、地位、金錢,而是那份無形而不盡的渴望。很多人都認為滿足人性的慾望是人快樂的泉源; 但是,由於慾望的無盡,使人很多時候都得不到快樂。雖然人性很自然地渴望「安全感」,故此要「放下」並不容易;但是,若我們明白生命追求並不單只是物質的滿足,而是靈性上與主的契合;那麼,我們願意「放下」一切,而跟隨主耶穌。因為,藉著主耶穌,我們才能進入上主所預許的福樂。

主耶穌在比喻中提及的「籌算」、「講和」,實在是為鼓勵我們要為生命建立根基;否則,一切的渴望也不能完成。如此,靈性生命的根基是否穩固便視乎我們與主建立了怎樣的關係。因此,我們應為得永生而籌算, 如何才能賺得進天國的恩寵!當今日教會愈趨世俗化、個人化的時候,我們更應以教會的訓導為藍本,學習如何捨棄一切,跟隨基督。因為,在今日社會的意識形態,在世俗化及個人化的影響下,人的視野會變得狹窄, 形成自我中心,從而對教會的訓導顯得漠不關心,不願依從!當人走向極端時,人更會否認天主,將自己視為生命的主人!因而,在社會上產生不少困難及挑戰。然而,當我們能有所準備時,這些考驗便會相應地減少。當然,「放下」自己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並非易事;但是,有主耶穌伴隨著你,一切都能成就,「所以, 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我現今在肉身內生活,是生活在對天主子的信仰內;他愛了我, 且為我捨棄了自己」(迦二20 )。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