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七周年• 告別

期數
3786
刊登日期
2016.09.09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9 月 11 日

親愛的讀者: 

「望聞問切」此專欄,第一次在《公教報》刊登是二○○九年下半年,多年來筆者每星期在這裡跟各位讀者分享,也有不少人透過電郵跟筆者交流。時光飛逝,轉眼間已來到二○一六年九月,專欄已有七年時間,今期是筆者最後一期的文章,「望聞問切」要跟各位告別。

筆者就讀大學醫學院四年級時開始撰寫報章的專欄,後來在不同報紙雜誌刊登不少文章,在眾多平台中,《公教報》是我最喜歡的, 也是持續最長時間的。「望聞問切」這名稱,是中醫學診斷的重要概念,而這也適用於西方醫學。望是觀察患者的外在情況;聞是聽患者的說話、聲音和嗅其氣味;問是詢問患者的症狀和病史;切是以手把脈:合稱「四診」。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問題,要透過這四種方法配合而得出結論,不能以偏概全。筆者以這為專欄名稱,因為它含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而且是源遠流長,沿用至今,意義深遠,希望啟發大家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凡事應該從多方面去處理。

從前筆者撰寫過不少專欄,每一個專欄都維持一段時間,寫專欄也成了生活的一部份,除了對編輯外,也是對讀者的一份責任,漸漸對專欄建立了一份深厚的感情。當筆者準備放長假時,都會預先準備一些文章備用,以免脫稿。當每個專欄需要結束時,筆者都有依依不捨的感覺,此專欄的完結之時,這種感覺也特別深,這種心情是開心的不捨,而不是傷心的。七年來, 筆者在電郵收到不少讀者的來信, 裏面有回應、詢問和分享,使這專欄不再是單向性的,而是互動的。

筆者感恩七年前天主安排這個專欄的使命給我,衷心感謝《公教報》所有同事的協助,亦深深多謝所有讀者朋友的支持。離開這專欄後,筆者將會在《喜樂少年》開展另一個專欄,名為「快樂宗點」,內容主要是有關學生、家長和家庭的事情,包括成長及發展、學習、社交、活動、家庭關係、溝通等,目的是透過文字和真實個案,分享在現今社會影響下, 各種各樣釣親子和家庭問題,以及當中的醫學和心理問題,電郵分享平台將會繼續。

近年來,筆者在節日或別人生日時,都以「身體健康」作為祝賀對方的說話,假如對方是公教徒, 會加上「時常祈禱,時常感恩,主佑平安」的說話。沒有健康,甚麼事情也做不到,這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靈性健康。時常祈禱,是獲得靈性健康的一個途徑。

後會有期,主佑平安! 

宗顯

• 作者電郵: [email protected] 

 

 


本欄作者將移師公教報喜樂少年版撰文,特此致謝——編者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