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在行】「補習」慈悲

期數
3787
刊登日期
2016.09.16
作者
文秀慧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9 月 18 日

慈悲禧年,早前參與了兩項愛德工作——「補習」:愛鄰功課輔導班、南亞裔學童中文班。自中二起,我就開始替人補習數學,有酬勞的,算是經驗導師一名。至於愛德服務,也是中學時期參與聖母軍的常規工作。今年參與這兩項義務補習,該算是利用自己的「財富」,服事天主所愛的「窮人」,就如今天福音所訓示的。但我絕不敢說自己是施惠者, 我就是說「多謝!」也來不及,補習班更讓我重拾那曾熟悉的窩心的老套的經驗:施比受更有福! 

但最令我意想不到的,竟然是發現自己也「被」補習。

「被」補習的片段很多,其中有:

學生察覺到三十名導師中的一個你,上一堂缺課,今堂走來問你:老師,你上星期沒有回來,是嗎? 

家長課前督促孩子:功課有甚麼不會的,你就問老師,我不曉得教… …課後再督促孩子多謝前多謝後。

你為小朋友準備的集體遊戲,分兩隊比賽。他們投入得聲撕力竭,跑過你死我活,為贏得一盒熊仔餅,最後也大家一起分一起吃。

單就學識而言,那一刻那些孩子確是貧窮的,而我確是富有的。孩子是「弱小者」,你看得起他,抑或看不起他;你緊張還是不緊張他,他肯定知道。現在天主多給我幾個「塔冷通」,我就有責任服事這些天主鍾愛的孩子。我若賺不到一個開,就是我未交足功課。

我教他一個字,解一道題,有多難?就止於此?孩子們的一些觀念如:學習就是悶,功課就是難,我就是差勁等,不好應付。對於辨別弱小者的真正需要,我們的敏感度確要補習一下。不然,我們會變得麻木不仁,反應遲鈍!導師也得花點心思, 讓孩子發現學習好玩、有趣。孩子需要被肯定,導師需要有耐性。我也順道補習一下「耐性」:記一下天主的仁慈,祂如何耐心地按我的步伐,陪伴我走每一步。

參與「補習班」,遺忘的,會記起;似是抽象的,會變得具體,那就是天主的慈悲。

通常補習都是為應付考試,而我們要應考的考試題目早已在瑪竇福音25 章披露:「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那誰可擔當我們的補習天王? 莫過於天主手中的「鉛筆」——加爾各答的聖德蘭修女!「成聖」不是聖德蘭修女的專利,我們也可以成為天主手中的一支鉛筆,祂正在向世界寫一封情書。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