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總有不如意之時
親愛的在恩:
週末天氣放晴,於是決定一家上山頂逛逛,順便可和妹妹首次搭纜車,看看她的反應。豈料,當快到香港公園纜車站時,遠遠已看到人龍了!近距離觀察,人數多得叫爸媽驚訝,估計要等至少個半小時,才能搭到纜車!而且現場十分悶熱,倘若留下等候,很可能會引至不適呢!於是爸媽毅然決定,把上山頂搭纜車行程取消。
當然爸媽也有看你的反應:由起初的歡天喜地、充滿活力,到知悉我們決定後的淚流滿面、並不止息的哭訴著:「我要搭纜車、我要……」叫爸爸內心也有點無奈。雖然看似大家也失望,這其實也是一件很好的生命學習功課呢!
在恩,畢竟你也只是三歲多,圍繞著你的,都是深愛你的人。倘若在合理的範圍內,你的要求,我們都會儘量滿足你的,對嗎?不過,生命吊詭之處,就是若果甚麼都被滿足,反而磨滅我們的意志、毅力和上進心呢!看看香港媒體描寫下的新一代,只是很單向地追求學業體藝上的表現,生存的基本自理能力卻完全欠奉,的確叫人憂心。新一代從不愁物質的供應及享受,年紀小小而擁有昂貴的智能手機(或iPad),假期旅遊歐洲、日本及澳洲已很普遍;這固然可增進孩子的資訊培養能力,及擴闊其視野。但是,倘若甚麼也可即時擁有,或甚麼著名地方也曾去遍,還有甚麼需要值得努力去追求呢?回想起爸爸首次踏足歐洲,也是在工作第一年後才成行,那份滿足(因為是用自己的「辛苦錢」)及珍惜至今仍難忘。
當你年紀漸長,遇上失望及挫折也似乎是必然的!倘若我們誤以為凡事也必須符合自己意願、別人也必然對自己友善、人人都會愛及尊重自己;換來的肯定是失望及迷惘!在恩,生命本來就是不完美,充斥著生老病死,甚至不少意外,有時候叫人措手不及。或許,這就是考驗著我們的生命素質,能否冷靜地去解決當前的危機了!故此,當我們生命看似平穩時,其實也並非必然,懂得感恩在今天是何等重要!
前陣子讀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的《灌溉心靈的半杯水》一書,很是觸動,也好像回應著當前香港社會的沉鬱氛圍,並指出一條光明的路徑。沈校長認為,出路並非以充滿仇恨、不滿的抗爭,試圖改變不公義的制度;而是懷著感恩的心去面迎一切,並付出更多去改變當下處境!他提醒我們:「懂得感恩的人,不會要求得到更多,不會抱怨社會太多,只會願意付出更多。假若我們都能做到一點點,我們的社會,我們的都市,豈不是更快樂,更積極和更互愛嗎?」爸爸是由衷地認同。
離開香港公園纜車站,當你手上拿著甜筒時,歡顏也再現。在恩,記著生命的困境總會過去,就把它視作生命的挑戰罷!天父也沒有許諾天天放晴,信從祂的人事事順利,但卻應允必常與我們同在!這對我們來說,不是已很足夠嗎?
深愛著你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