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員之禧年
慈悲禧年尚有兩個月才結束,普世教會慶祝禧年的精神未有減退,本主日(九月二十五日)是傳道員慈悲禧年的慶日,教區慈悲禧年專責小組安排了活動,邀請傳道員一齊慶祝、反思這個值得感恩的特殊日子。
在慈悲禧年詔書中,教宗特別提到:以傳教作為慈悲的標記與見證。他說:「有時,我們被召叫去更用心注視慈悲,好使我們更能成為天主在我們生命中行動的有效標記。為此,我宣佈了慈悲特殊禧年,作為教會的特別時刻,讓信徒加強見證,使之更有成果。」(詔書#3)
於此,教宗激勵教徒在新福傳和牧民皈依道上作出有效的標記。要感恩的是香港教區近十年來,每年復活節都有三千多位成人皈依,成為基督徒。每年的入教人數反映出一個重要的事實:有此成績除了天主奇妙的化工外,還需要一班前線傳道員的信理傳授!
今天慶典的主題:「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瑪九13),當中另一個更大的意義是讓前線傳道員共同反省、深化自己的福傳使命:如何教導、陪伴天主所交託的慕道者,讓他們在慕道過程中與慈悲仁愛的天父相遇?因為「天主的慈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的真相,從中,天主如同父親,如同母親,由於從心底牽動著他們對兒女的愛,而揭示了自己的慈愛」(詔書#6)。
傳福音是幫助人認識、明白到接受天國喜訊的一個過程,在這過程中「傳道員」不單擔當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傳道角色;更重要的是自己身上有否將天主慈悲的面容活現出來?縱然見到自己的不足、不堪當,卻同時被天主的慈愛所滋養,看到祂的慈愛和聽到基督的召喚,願意不斷的皈依,肖似祂。換言之,透過投身這「教理講授」的職務,更能認識自己的不足,看到天主的恩寵如何在我身上行了大事。
「慈悲正是教會生活的基礎。教會的一切牧靈活動都應專注於對信友那份體貼,讓信友體驗得到;教會在世界中的宣講和見證絕不能缺少慈悲。教會是否可信,在於教會如何展示慈悲和憐憫。」(詔書#10)因是之故,基督徒要成為「慈父的活標記」(詔書#18),要把天主的愛成為可見的、可觸摸的「活標記」,讓所有傳道員在今天一起懷著感恩和慶祝的心情,再次向慈悲的天父感謝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