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德行抗衡現世價值 也為基督作證

期數
3788
刊登日期
2016.09.23
作者
麥琬淑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9 月 25 日

德行是一種習慣性的堅決行善的傾向。德行使人不但完成善行,更付出自己最好的一份。有德行的人會在具體行為中追求善並選擇善。

修德生活的目的是為肖似天主。因為創世紀中,當天主創造人的時候是按着祂的肖像而造的, 而祂的肖像就是真、善、美、愛的天主。

所以人性的德行乃是屬理智和意志的堅決的態度、穩定的傾向、習慣性的完美。德行依照理性和信德,規範我們的行為,管理我們的情慾,引導我們的舉止。有德行的人就是自由地實踐善的人。雖然看起來好像是一個規範,但當我們自願地去做, 固然要付出努力,我們會感到莫大的自由,而由這自由中得到無限的喜樂及欣慰,這種喜樂是一切物質都不能滿足我們的,也是長存的,無可取代的。

倫理的德行是以人力取得的。倫理的德行是道德良好的行為的果實和種子;倫理的德行支配人的所有能力,為與天主的愛共融。所以節、義、勇、智四樞德行是個人修而成的,而信、望、愛三種超性德行則是天主的恩賜。

每次我們誦念天主經時,其中有一句:「不要陷於誘惑」意味著內心的決定,因為聖經上也說:「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沒有人能事奉兩個主人」(瑪六21,24)。「如果我們因聖神而生活,就應隨從聖神的引導而行事」(迦五25)。聖保祿宗徒也說:「你們所受試探,無非是普通人所能受的試探;天主是信實的,祂決不許你們受那超過你們能力的試探;天主如加給人試探, 也必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夠承擔」(格前十13) 

我們每天的戰鬥和勝利,只有在祈禱中才能達到。由此也看到祂和天主的親密關係,他們才有勇氣及力量,為他們所愛所信的天主交付自己的生命。耶穌在傳教之初,就是在曠野受魔鬼試探時, 以及在山園祈禱時所面對的痛苦戰鬥,都是以祈禱戰勝誘惑。在向天父的這項祈求中,耶穌使我們結合於祂的戰鬥和臨終之苦。祂再三催促我們內心要警醒合一。警醒是「看守內心」,耶穌求父「因祂的名,保全我們」。聖神常提醒我們常常警醒。這項祈求對於我們在世戰鬥之最後誘惑來說,完全呈現出其震撼性的意義;它是祈求至死不渝的恒心及勇氣。

基督徒有責任為基督作證,教會要求基督徒應毫不含糊地明認自己的信仰,對天主和對人時常保持良心無愧。不是所有基督徒都有殉道的恩寵及機會,但所有基督徒,無論生活在甚麼地方,都應藉生活的榜樣及言語的見證,顯示出他們因聖洗而成了新人,並因聖神的能力藉堅振聖事而強化。

就讓我們一起努力修德成聖,以生命去為基督作證。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譚永明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