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傳教使命

期數
3789
刊登日期
2016.09.30
作者
梁達材
主曆
主曆 2016 年 10 月 02 日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瑪二十八19-20) 

天主教教理指出:傳教使命的目的,無非使人參與父與聖子之間,在父子的愛之神內的共融。(850) 

剛在九月四日被封為聖人的德蘭修女便是福傳的最好榜樣。她在印度成立的仁愛女修會,孜孜不倦的為貧窮中的最貧窮人服務,贏得了印度人民的愛。

德蘭修女傳教的精粹在於活出福音精神,而不在於強制別人加入教會。她絕對尊重每一個接受照顧的人的宗教生活。「愛」才是人類真正的歸宿。

讓我們聽聽德蘭修女有關「愛」的音訊: 

「天主不是看你做的事情有多偉大、有多大成就;而是看你做的事對祂付出了多大的忠心。」

「最窮困莫過於孤獨。」

「祈禱是寧靜的果實。」德蘭修女解釋說: 「當我們內心寧靜的時候就會聽到天主的聲音。這解釋為何我們要做靜修。有時走到郊外或樹林中靜靜地看看天上變幻的雲彩、晚間閃爍的星空,上主就會向你靈魂深處發言。」

「讓我們常以微笑迎人,因為微笑是愛的開始。」

德蘭修女的教導給我們提供活出基督徒立己立人的要訣。

普世博愛運動的盧嘉女士則從「合一」的角度去闡述福傳的基礎。她指出與別人共處時,應專注與別人打成一遍;若可能的話,不妨分享個人如何生活出天主聖言的具體經驗,因為天主聖言降生成人,無非藉聖言聖化這個世界。當個人獨處時, 便屬於個人默想時間。兩方面都要取得平衡。「你們要做天主無瑕的子女,在世人中應放光明,將生命的話顯耀出來。」(參斐二15-16) 

在任何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恆常保持合一共融,並非易事。

要繼續去愛,便要懂得去擁抱受苦的基督,去擁抱在十字架上被捨棄的耶穌基督。「我的天主, 我的天主!你為甚麼捨棄我?」(谷十五34)耶穌引用聖詠(二十二21)去表達出他全然為人類犧牲自己。

盧嘉女士曾用太陽的光線作比喻。太陽象徵天主。光線象徵每個人的天主聖意。人類雖彼此有別,但最終是結合在天主內。「願眾人合而為一, 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參若十七21)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譚永明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