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斷重演

期數
3790
刊登日期
2016.10.07
主曆
主曆 2016 年 10 月 09 日

國慶日喚起人民共同體現國家精神及表達感激之情,同時用以紀念建國大業。

此前,香港度過了兩個意義重大的日子:一個是十月一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七周年紀念;另一個是九月二十八日的佔領行動兩周年紀念。

兩個日子的重要程度與意義不能相提並論,對國家大事的影響也未能同日而語。然而,兩個日子對香港人的生活都有莫大影響。

曾幾何時,香港從英國殖民地回歸中國,是值得歡慶的大事,但這些年來,市民對回歸祖國的喜慶心情已然減退,佔領行動更成為了新世代表達沮喪失望的標記。

歷史其實不斷重演。過去人民很少會堅持反對政府,只有是在不公義且訴求持續不受理的情況下才會燃起怒火,採取非比尋常的行動。

一八五四年,在澳洲巴拉瑞特(Ballarat),數百名男子在金礦上把自己封坐在徒手建造而成的簡陋堡壘營裡。他們的行動並非一場推翻政府的革命,而是藉此表達人民的沮喪失望,因為他們的權利不斷被政府和大商家侵蝕。在這個名為「尤利卡堡壘營起事」(Eureka Stockade)的行動中,他們在南十字星旗幟下宣誓對抗剝削。這個反抗行動捱不過七十九天, 更只不過是幾個小時而已。

當年行動的首領被圍捕,檢控官控告他們叛國,但這罪名不獲法庭接納。往後的三年內,其中一名曾受過高等教育、篤信天主教的首領拉洛爾(Peter Lalor)先後擔任國會議員並晉升為議長。

回看今日香港,部份人嘗試醜化那段震撼人心的事件,把坐在街頭、暫時影響市民日常生活的人「妖魔化」,並且把整個行動輕衊為失敗、可悲、浪費時間和金錢。

佔領行動或許沒有帶來任何即時改變,但確實對香港的政局產生了深遠影響,而實質成果終於今年九月四日的立法會選舉中出現──若非那場大型的抗議運動,至少有六名當選者原先可能不會出來競選。

整個行動猶如尤利卡起事,那些參加者不曾要求推翻政府,而是要求政府聆聽意見,同時要求政府不再把人民的利益置於大政府和大財團的利益之下。

歷史總在不斷重演──當人民的聲音不斷被忽略、遭受不公義對待,社會現況備受衝擊之時卻要慶祝國慶,眾人自不然會心生矛盾,從而削弱社會和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