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在行】以行動答謝

期數
3790
刊登日期
2016.10.07
作者
李健康
主曆
主曆 2016 年 10 月 09 日

四年前女兒結婚,遇上颱風襲港,午間已高掛八號風球,當晚婚宴仍如期舉行。猶幸出席的親友竟達九成,雖然有些年邁的長輩和居住在離島的親友未能赴宴,卻多了些額外嘉賓。好些相熟的朋友,早已知會當晚要在書展做義工,未克光臨,卻因書展提早結束,竟拉隊撐場;也有夫婦帶同子女而來,力保熱鬧氣氛。散席時已是九號風球,並轉瞬改掛十號。事後得知不少地方山泥傾瀉,鐵路也因吹倒的大樹而停駛,親友回家路上驚險百出。

欠人錢財,償還便是,付了利息,更心安理得;但親友的濃情厚愛,只心中感銘,言辭致謝,我覺得也未足以表達感激之情。至少他日若有類似情況,我也會禮尚往來,以實際行動答謝。

父母恩深,該當孝敬。我的父母健康尚可, 我們盡孝,主要是多到他們家吃飯,閒話家常,他們便十分歡喜。兩老知足常樂,並身體力行,雖然八、九十歲,主日都到聖堂參與感恩祭,答謝天主的恩賜;就像今日福音記載的那個癩病人,看見自己痊愈了,就心懷感激,回來光榮天主。他們從兒孫處認識天主,找到心靈的平安。父母給子女生命,兒孫向他們介紹永生,倒也是基督徒的孝道。

我有三個孩子,他們小時,常得「四老」(即:我的父母和外父外母)協助照料,讓我和太太可出外抖一下,或參加一些活動。孩子們今日對四老頗有孝心,相信早在當年已埋下種子。將恩澤承傳下去,相信是向四老的最佳答謝,所以照料孫女,成為我工餘的重要活動,我亦樂在其中。今天,女兒的第二個孩子快將來臨,腹大便便,更需要我們的支援。為減輕她的辛勞,我提早放工,接孫女放學,太太和兩個未婚的孩子則充當後備。家庭成員本當互相幫助,我喜見這良好的價值,由一代跨越到下一代,由一個家庭跨越到第二個家庭。

天主是幸福之源,我深感活在祂的庇蔭下。天主的照顧比父母更周全,卻不需要我答謝。我倒知道,祂樂於看到我將白白得來的,也白白地施予,所以對於公益和義工服務,未敢貪求舒適,輕言推辭。但願生命影響生命,家庭影響家庭,感恩的行動代代相傳。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