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鐵之子》
※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三:現代中國
單元四:全球化
單元五:公共衛生
「爸媽要再婚!你會怎麼辦?」兩個日本小學生成立「離婚同盟」,想盡辦法拆散再婚的爸媽……擅長家庭溫馨小品的導演福山功起,以兒童視角看待成人世界的趣味新作,電影的靈感更來自導演幼時的切身經驗… …
錯綜複雜的關係
小學生陸太郎和媽媽彌生相依為命,身為鑄鐵工的爸爸已經過世。有一天,媽媽的再婚對象開著卡車,載著行李和他的女兒來到陸太郎家。新爸爸名叫紺,他的女兒真理子和陸太郎同年, 轉到陸太郎的班上就讀。陸太郎和真理子因為雙親再婚而成為「姐弟」,班上其他同學更惡意嘲笑他們是一對「夫妻」。嚥不下這口氣的「姐弟」,決定成立「離婚同盟」,想盡各種辦法要拆散這對再婚爸媽……
面對離婚再婚者
對於離婚再婚者,天主教會有何看法?教宗方濟各於《愛的喜樂》宗座勸諭指出,在基督徒團體內照顧離婚再婚者,並不表示削弱婚姻的不可拆散性,而是在表達愛德。牧人們應以慈悲之心,接納和陪伴許多信友的脆弱處境,使他們融入教會團體。告解亭不應成為酷刑室,聖體聖事不是為獎勵完美的人,而是為滋養軟弱的人。
《福音》的理想不可削弱,但需要「憐憫」脆弱的人,不判斷,不定罪,不排拒任何人,只以慈悲相待。教會不是海關,而是父親的家,每個人在這裡都有一席之地。這就是「愛德第一」的含義:宣講福音,卻不為天主慈悲設下條件, 不以優越感判斷受傷的家庭。
離婚同盟大作戰
電影中,兩位因父母再婚,成為「姐弟」, 極渴望回到原本生活的小孩子,成立「離婚同盟」!作戰計劃一:「在媽媽準備的食物中『加料』」,他們認為男人討厭廚藝不好的女人。可是,爸爸竟然是「味痴」!作戰計劃二:「在爸爸襯衫上留下口紅印」,他們希望釀成夫妻不和。可是,媽媽卻誤以為小朋友喜歡偷偷用媽媽的化妝品!作戰計劃三:「假裝家裡鬧鬼」,他們認為這樣做,就可以離開這間屋,回到以前的生活。可是,爸爸竟然不怕鬼!
守護家庭
面對連環的失敗,兩姐弟十分氣餒,決定離家出走……可是相處過程中,兩姐弟並肩作戰, 互相支持,坦誠傾吐心事,不知不覺中產生了真正的親情,成為真正的家人……而爸媽亦在過程中,對自己的生命有所領悟……教宗方濟各在《愛的喜樂》最後一章的訓示作結:「家庭不是一個完美的現實,或一勞永逸的配套,而是一個使每個人,逐步增進愛的能力的行程」。願我們一起珍愛和守護家庭!
教會指引
- 《天主教教理》家庭 #2197-2251;夫妻之愛 #2360-2378;離婚 #2381-2386
- 教宗方濟各《愛的喜樂》宗座勸諭
-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家庭團體》勸諭
日語對白╱中文字幕╱片長8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