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醫生】產後抑鬱

期數
3684
刊登日期
2014.09.26
作者
陳健民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9 月 21 日

 一位教師自生孩子後多年來一直身體不適,睡眠欠佳,醫生稱是產後抑鬱,但為何持續多年未能痊愈? 

首次見面時她神情憔悴,滿臉焦慮。我問她有甚麼不適,她說有失眠、右腕手痛、常常覺得沒有精神和大便不暢等,令她非常困擾和低落。我為她雙腳檢查後,除了腳趾皮膚比較硬外,其他反射區並不見異常。

我沉思了一會,便直向她說其健康並沒有大問題,不要自己嚇自己。身為治療工作者,我首先要令病人對他們的健康建立信心,這非常重要。很多時,病人就是因為醫生某一句話,便開始懷疑自己有各種各樣的毛病。因為醫生說她產後抑鬱,她便將自己界定是這種病而不斷糾纏去尋找醫治,在未有人告訴她已經康復之前,這陰影會揮之不去。

她聽完後馬上鬆一口氣,回憶曾有人為她治療手部,並神色凝重地說很長手尾,這話也一直困擾着她,自此她便一直覺得手麻和隱隱作痛。

我向她解釋,足部反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恢復平衝,對她的情況有一定幫助;她說自己失眠已久,現正服用血清素及安眠藥。

經兩次治療後,她感覺沒有那麼緊張,上床不久便能入睡,有時更可一覺瞓到天光,另外,精神也比以前好很多(她以往服用安眠藥,睡醒也很困倦)。

這些效果除了足療產生以外,也和病人開始對自己的健康恢復信心有關,雖然仍需要時間,但這是醫生必須鼓勵病人做的。

我的治療其實好簡單──每次都花大約十分鐘時間為她柔按十根腳趾,幫助放鬆身體,之後才刺激其他反射區,也教她回家自己去做。十隻腳趾代表頭部,大拇趾包括大腦和小腦,多按摩可以放鬆情緒,調節內分泌,就是這麼簡單。

綜合分析她的情況,是由身體不適影響到心理,最後身心俱病,再發展下去會變成慢性抑鬱病,有些病人給自己的焦慮折磨得很苦。

我鼓勵她多做運動,讓身體輕微出汗,因為發汗可以加快排毒和新陳代謝,有助血氣運行;也教她在心神不安時馬上找人傾訴,或找些工作專注就不會胡思亂想了。病人相信你,就會聽從你的建議;醫患關係的建立是必需的,我也要學習做一個好的聆聽者。

困擾經年的失眠、焦慮和痛症,在足療的幫助下緩解了,現在她也願意嘗試戒掉依賴藥物。要感謝的是她對恢復健康有信心和決心。

每天將十根腳趾由大拇趾開始,每隻腳趾以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轉動十下,即左右十隻腳合共二百下;之後按摩腳趾,雙手以四隻手指托著腳指背面,雙手大拇指由腳趾根部開始向上推,用輕輕力直推至指端,每次兩隻腳趾,每足每次約五分鐘,以腳趾變暖為止。上述二個動作,早晚各一次,早上可較大力刺激,有助精神煥發;臨睡時則宜用輕力按摩,可加快入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