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參與」面面觀
明愛安老服務一向致力推動長者參與,鼓勵他們「老有所為」, 繼續發展自我才能及貢獻社會。個人層面方面,在不同服務範疇(包括學習、義務工作、社區事務、社會政策倡導等)都能給予不同平台,讓長者在退休後能為晚年生活訂立退休規劃,繼續發揮所長、肯定自己能力。
在社區層面方面, 社會政策制定及社區設施與長者晚年生活息息相關,如政策及設施能符合長者需要, 長者自能融入社區及提升社會參與度。安老服務於二○○八年於各區組成長者友善大使,考察區內設施、交通、健康及政策等。並加入港鐵「社區聯網」,向港鐵提出改善長者友善設施的建議,如站內增加指示、設優先座、月台加座椅、增設洗手間等。長者友善社區的工作獲政府關注,二○ 一六年當局開始投放資源,聯同不同界別團體合作在各區推動,長者參與之成效可見一斑。
自二○○三年,不同服務單位之服務使用者代表組成「明愛長者聯會」(長聯),尤其關注社會政策。
今年立法會選舉, 長聯於八月十六日舉辦超級區議會候選人論壇,向候選人提出「長者五件事」議題(包括醫療、退休保障及長期護理服務需要這三個範疇),申訴長者之需要及要求落實跟進。
在長者參與的推動上, 「第三齡」人士在學習及義務工作發展上,是一股新動力。「第三齡」泛指已經從工作或家庭崗位中退下來踏入人生另一階段,可以自由追求個人夢想的人士。
「明愛第三齡服務支援網絡服務」於二○一五年成立,支援長者中心及長者社區中心籌組第三齡自務計劃服務,推動自主和自決理念,由興趣帶動(Learning for pleasure),強調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士共同探討及分享學問,並在行政管理、課程設計、授課形式等自務進行,給予最大的自由度,擔當不同職務,助人自助,提升生活質素和豐富生命意義。最近,明愛第三齡支援網絡服務組成一隊攝製組,組員各有攝影專長,成為特別活動之攝影義工團,製作高質素之影視作品,如義工感動人生之故事,藉影片向社區宣揚義務工作之價值及意義。
總括而言,長者參與不單是個人身份認同,對社會而言,長者是社會寶貴的資源,他們的參與讓社會人士認識長者樂觀、積極、充滿智慧的一面,藉以提升長者正面形象,能與不同年齡人士合作,為社會作出貢獻。
- 香港明愛安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