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開放岡道爾夫堡
( 綜合天美社╱ 本報訊)教宗方濟各十月起把歷代教宗的避暑行宮「岡道爾夫堡」改裝為博物館,讓公眾參觀以認識教會歷史;這亦標誌著他改變於夏宮度暑這項傳統。
這是教宗繼二○一四年開放岡道爾夫堡花園及去年開放部份肖像館予公眾參觀後,進一步開放夏宮。
岡道爾夫堡最新對外開放的教宗起居範圍,包括存放教宗座椅的房間、接見室、寢室及書房。該博物館於十月二十日舉行開幕典禮,梵蒂岡博物館館長保盧奇教授(A. Paolucci)說: 「教宗方濟各希望把這個歷史悠久而重要的地方作為禮物送給大家。」他又稱,越過岡道爾夫堡大門後,參觀者會發現到純樸之美。
過去四百年,位於羅馬郊區山丘的岡道爾夫堡是教宗專用的夏宮,但教宗方濟各不再到該處避暑而留在羅馬。不過,梵蒂岡博物館的歷史收藏館館長巴爾巴加洛(S. Barbagallo)認為,「教宗不入住夏宮完全符合傳統」,因為「過往三十三位教宗當中,只有十五位曾入住岡道爾夫堡」。
談到開放行宮的意義, 宗教新聞社十月二十一日在報導中引述保盧奇指出,這舉措反映教宗的牧民方針,「他的郊外別墅是座揉合建築學、藝術、自然美態的傑作,多位前任教宗曾居於此」,但這些因素並未能吸引教宗方濟各,他當選後入住瑪爾大之家,也不放暑假。
為讓外界認識這所新博物館,館方於十月二十一日開放予記者參觀,當天的表演活動主題為「美使我們相契合」,應邀演出的有來自中國內地的音樂家和書法家。
夏宮見證教會歷史
岡道爾夫堡經歷了很多教會的歷史時刻,它是庇護十二世及保祿六世安息的地方,以及聖若望保祿二世一九八一年遭行刺後休養的地方,同時也是本篤十六世於一三年宣布退任教宗之處。
該地點前身是座堡壘, 自一五九六年起由教廷擁有,並於近幾個世紀擴展至一百三十五平方英畝。
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於一九四四年登陸後向意大利半島開火之時,夏宮成為當地一萬二千名居民的避難所。
教廷新聞室公告指出, 該博物館十月二十二日起正式開放供遊客參觀,逢主日關閉。訪客亦可瀏覽梵蒂岡博物館網站取得相關訊息或預約參觀時間(www.museivaticani.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