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痛苦聖母
教會每年在慶祝十字聖架節的翌日,慶祝痛苦聖母節。德國本篤會一位靈修學家古倫神父說:「一位母親偉大的地方在於能一生一世陪伴自己的孩子經歷他們的起與落,而且永不言倦。」加爾各答的德蘭修女更形容一位母親好像一間銀行,家庭內一切事故,例如憤怒、失敗、傷害都入了她的賬目。
聖母對一位十四世紀的神視者聖彼濟大(St Bridget of Sweden,或譯碧謹)分享:當我看到剛出生的小耶穌時,想到他要接受的使命,我不期然流下我第一滴眼淚。一位母親感同身受的淚水。
在十字架下,西默盎所預言的「有一把利劍要刺透妳的心靈」一一實現在聖母身上。作為一位母親,眼見親生子這樣慘烈地死去,她巴不得自己親懸十字架上更好受。一位母親無奈之痛。
聖母也對聖彼濟大說:「耶穌在十字架上,眼見自己的母親那樣傷痛,而自己又愛莫能助,便大聲呼喊說:『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甚麼捨棄了我?』」母子互動愛憐之情,是天人合一的最好見證。
聖母的痛苦,絕對不是覺得命運對她有所虧欠,而是她全然與耶穌合而為一。耶穌十二歲那年,聖母經過三天三夜的尋尋覓覓,才在聖殿中找到了耶穌。耶穌的回應似乎缺乏體諒之心:「你們為甚麼尋找我?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聖母向一位十七世紀的神視者Mary of Agreda解釋:「耶穌願意我經歷這三天三夜失去耶穌之苦,無非讓我在耶穌被埋葬三天三夜的過程中,能滿懷信心。」聖母真的痛苦嗎?但她常保持對耶穌信賴的心。
「在加里肋亞加納有婚宴,耶穌的母親在那裏; 耶穌和祂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婚宴。 酒缺了,耶穌的母親向衪說:『他們沒有酒了。』
耶穌回答說:『女人,這於我和妳有甚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 祂的母親給僕役說:『他無論吩咐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若二1—5)
相信聖母的說話沒有要求耶穌變水為酒的意思。不過,當她向僕役說「他無論吩咐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時,聖母是胸有成竹,因為知道耶穌不會拒絕母親的要求。不過怎樣成事,何時成事,聖母不予過問。正因此之故,聖母永遠生活在「主旨承行」的期盼中,生活在看似窮途末路時,卻又柳暗花明的境況。那麼,聖母真的痛苦嗎?我認為毫無疑問,但聖母卻充滿希望,因為天主絕不待薄那些信靠祂的人。
•作者電郵 [email protected]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溫國光和黄潄芳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