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理部穆勒樞機出書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信理部部長繆勒樞機(G. L. Muller)推出新書《本篤與方濟各:服事教會的伯多祿繼承人》(暫譯自:Benedict and Francis, Successors of Peter in the Service of the Church),談論這兩位教宗,特別提及本篤的神學作品和方濟各關於「貧窮及為窮人的教會」的思想。
繆勒樞機十月二十四日向梵蒂岡電台談論這兩位教宗對教會的貢獻。他說:「本篤和方濟各兩人都是聖伯多祿宗徒的繼承人。依循教會神學觀點看待這個問題極其重要:一位教宗不是他前任教宗的直接繼承人;每位教宗都是聖伯多祿的繼承人,都肩負著耶穌基督託付給他的這項重大使命。因此,每位教宗都是耶穌基督親自立定的。」以下是梵蒂岡電台與穆勒樞機的訪談內容:
問:本篤十六世如何激勵信徒去提升信仰?他的教宗牧職有哪些主要特點?
答:本篤教宗撰寫《納匝肋人耶穌》一書。這本書論述信仰的宣認,是聖伯多祿宣誓的信仰。許多人說耶穌是一位先知,伯多祿則藉著在天之父的啟示,代表教會對耶穌說:「祢是基督,默西亞。」這就是伯多祿使命的核心。這幾乎也是首席權的核心;我們為此才需要一個首席權,好能把眾信徒都集合在同一信仰內。信仰並非諸多信念、理想的概要,而是信德的中心,即相信耶穌基督是真天主又是真人。
問:你在書中的一個章節專門論述「貧窮及為窮人的教會」和「窮人優先」的思想。教宗方濟各在他的牧職中提倡這個思想,為何這思想深受教會內外的歡迎呢?
答:這「窮人優先」的表達並非獨一無二的,原話應是「優先選擇窮人和青年」。這句話的典故出自梵二大公會議文獻《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以及教會的社會訓導。這個表達當然不是憑空而出,好似從天空落下的一顆星,而是來自信仰的核心,教會使命的中心。
無疑,拉丁美洲的主教、司鐸及平信徒作出這項優先選擇,因為這議題對他們非常急迫,比歐洲或美洲更為迫切。教宗常說:「我們教會能夠給予窮人的首先是福音。」這福音就是耶穌為眾人死而復活的這新消息。因此,我們也必須關心所有人的完整提升和發展:眾人都擁有分享人類物質、文化及社會財富的基本權利。
教宗方濟各為我們重新敞開了這願景,讓人直接和具體地看到這願景。這是整個世界面臨的重大挑戰。我認為,教宗方濟各因此享有極高的聲望, 他不僅給予教會,也給予人類一項極大的激勵,極大的推動。這是他在今日世界的重要和所發揮的作用。
問:這本書最後一章是你針對教會和聖座改革的神學準則發表的一篇演講。教宗方濟各自從開始他的牧職以來就一直推進改革,你怎樣看待他的改革進程呢?
答:大家很久以來都在談論聖座或教會的改革。我們有必要闡明這個改革不是有關人的機構的改革:此處所論及的是教會,而教會是耶穌基督建立的。因此,教會是項工程,一項天主的事業。
我們不能改革教會,把教會當成物件。當我們談論聖座時,首先必須明白聖座是甚麽。聖座不是管理教會的官僚機構,這種思想過於世俗化。聖座改革首先是種精神革新,讓靈性精神推動和促進每位參與聖座工作的人員。許多人,許多記者在談論聖座改革時,尤其把改革的意義視為建立煥然一新的機構,但這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改革乃精神革新, 使之具有服務和款待的精神。在這層意義上,聖座需要去改革。教宗說過,不僅聖座需要改革,整個教會也需要改革,各教區的主教牧職、代牧職務都需要改革。我們不僅需要在結構和管理上,也在教會各方面具有一種新精神, 這很重要。祈禱、與天主與耶穌基督結合是我們的精神泉源。
問:教宗方濟各和教宗本篤十六世給予教會最大的恩典是甚麽?
答:本篤十六世是位卓越非凡的神學家,但他不僅是個神學家,不僅是一位「德國教授」。他在牧靈上也具有豐富經驗,他撰寫了許多關於靈修、關於現代生活重大挑戰的書籍;他寫作、宣講並在知識範疇作出極高水平的講解,這說明基督信仰擁有自己的理智。我們能對有關聖言的所有問題提供答案,我們的宗教不是情感上的、膚淺的,信仰直接關係到人的基本存在的所有問題。
教宗方濟各來自拉丁美洲, 一個五百年來擁有公教信仰及天主教徒為絕大多數的廣大地區。讓這文化幅度進入普世天主教會,超越歐洲中心主義,這是件好事。在這全球化、普世的世界中,這是個良好標記;我們可以把教宗不只出自歐洲或一些歐洲國家的現實視為聖神的標記。國籍不是教宗候選人的阻礙。我們應讓聖神通過樞機們隨意作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