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藝術的時光】感恩三事

期數
3685
刊登日期
2014.10.03
作者
劉婉婷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0 月 05 日

親愛的代女:

曾風靡全球的冰桶挑戰,近日熱潮漸冷,現在在社群網絡又掀起另一個熱潮,我更被點名接力參加「感恩挑戰」。根據挑戰原則,要連續五天在面書上分享三件值得感恩的事,然後再點名其他朋友接力。

多年前,美國心理學家曾經設計類似「感恩挑戰」的實驗,要試驗者記下感恩的事。實驗證明,持續記錄三個月「感恩日誌」的試驗者對自己人生觀較為正面和樂觀,睡眠質數提升,身體較少毛病,常常感恩的人會比較快樂。設計這個實驗的心理學家(Robert Emmons & Michael McCullough)在《感恩心理學》的文章裡這樣論述:「擁有美滿人生是取決於對這一切恃有感恩的心。」好的,讓我分享我的「感恩三事」。

感恩事一:四年前開始,喜歡自行到歐洲旅行,主要是參觀歐洲各地的美術館和教堂。每到一間美術館,都會買一些印有大師巨作的明信片,寄給香港監獄中的囚友,與他們分享旅遊逸事和名作介紹,囚友卻給我寄上親手設計的多謝卡以示感激。這張小小的明信片,為囚友來說是一份極大鼓舞和備受尊重;然而,這張小小的多謝卡,為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感恩,慶幸自己有自由抉擇做喜歡的事、去喜歡的地方、吃喜歡的食物;反之,囚友卻失去了這份寶貴的自由。

感恩事二:這幾年的歐洲遊,的確參觀了許多美術館,看了許多名師巨作,而且還可以近距離欣賞真跡,例如畫中人物臉上的皺紋、雕像的衣摺痕跡等。透過觀察,學習了畫中的筆觸和技巧,特別是西斯汀小堂裡的米開朗基羅作品《創世紀》和《最後審判》,讓我驚嘆不已。非常感謝這些藝術家以「美」的方式拯救世界,使世界邁向美善,豐潤了我們乾涸的心靈。

感恩事三:既然可以近距離欣賞名師巨作,如果能夠參觀他們的畫室或走過他們的地方,對加深了解藝術家創作的心路歷程是有很大幫助。於是,我特意走到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省阿爾,尋找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谷的足印。梵谷在生最後兩年在阿爾生活,在這最後兩年是他創作最燦爛的高峰期,畫作接近兩百多幅。抵達阿爾,沒有看地圖,也沒有猶豫,只憑直覺去尋找梵谷走過的路,找到了!終於找到了!是他住過的療養院。

還記得當晚你領受入門三件聖事的情景嗎?多謝你邀請我作你的代母。在三件聖事中,感恩(聖體)聖事是「整個基督徒生活的泉源與高峰」(天主教教理第1324條)。每個主日,我們濟濟一堂參與感恩聖祭,是向天主祈禱和謝恩。在感恩祭中,感謝天主給予我們所得的恩寵,而不是執著於自己的缺乏、委屈、痛苦和失落之中,況且能參加感恩祭是一件樂事,世上仍有很多信徒因為戰爭和受迫害,不能上教堂去。

時常心存感恩,神靈越趨富足;真正的感恩,是視一切甜酸苦辣的經歷為天主賜予的禮物。如果每日能定時記下三件感恩的事,感恩的力量迫使「好事自然來」。

你的代母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