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友戲有益】教 授

期數
3685
刊登日期
2014.10.03
作者
陳鈞潤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0 月 05 日

莊梅岩編劇、陳焯威導演的《教授》,是這兩位中文大學校友去年為母校五十周年校慶創作的戲,由香港話劇團演出。我去年也評過,今年重演再看一次,更覺應時!

莊梅岩的劇本結構嚴謹,由女主角小師妹(郭靜雯)向教授(潘燦良)質問第一篇功課為甚麼拿不到甲減開始。她的英文名字是古羅馬歷史上,因遭國王強暴而自殺的傳奇人物:引起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劇中人的她是一時失手的末代高考生,入中大選主修哲學作踏腳石,計劃第一年考取高分,好能申請轉讀工商管理。因此向教授「求分」;教授道出自己因為大學注重在英文國際級學報發表學術論文,所以仍是講師沒級升,而被封「教授」綽號。他糾正她的誤會:不是因為她的政治立場不是激進而失分,而是因為她沒有清楚的立場。社運王子師兄(歐陽駿)是教授外甥,追求小師妹,帶她參與辯論隊活動。講到香港言論自由可作中國大陸政治上對外窗戶,師兄憤慨地說香港言論自由正逐步收緊!

他的單親媽媽(陳煦莉)是教授妹妹、成功女強人,一心培育兒子成為律師。師兄與同學參與示威,面臨被警方控告。教授兄妹就社運問題激辯!教授尊重外甥選擇與同學共同進退,申請法援,不會接受母親延聘律師代他辯護。母親指教授只是從象牙塔看社會問題,與現實脫節。示威學生們因為「夾口供」,被控會留案底的妨礙司法公正罪;母親勸兒子接納律師建議做證人指證其他學生以求脫罪,教授反對,認為外甥不可能出賣同學。結果師兄供出自己沒有參與夾口供,雖然是說出事實,但心底自知是因恐懼而自保,看不起自己!最後他順從母親,離開中大出洋留學。與開場呼應的結尾:小師妹失戀之餘、轉系成功,又一場追問教授為何由激進學運社運分子、因而拋妻棄女,卻終於選擇執教。教授道出婚姻失敗後,大徹大悟,對社會可作更大貢獻,是培育青年人有獨立思辯能力!小師妹選擇工商管理,以求就業穩定,無可厚非,只要保持獨立思想就夠了。他的比喻是教育等於播種,即使地上鋪了石屎,縫隙中仍然有機會長出青苗!結局就是小師妹見到滿是建築地盤的校園,石屎縫隙果然長出一株青苗。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