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在柬埔寨的美好工作

期數
3795
刊登日期
2016.11.11
作者
嚴之藝
主曆
主曆 2016 年 11 月 13 日

感謝天主。我和張茹在六月接受湯漢樞機派遣,七月就到了柬埔寨展開教友傳教士的工作。帶著各位神長和弟兄姊妹的祝福,一切都相當順利平安。八月初我們到金邊出席了在柬教友傳教士的每月聚會,之後就北上詩梳風的耶穌會學校參與服務。

詩梳風位於柬埔寨西北部, 距離金邊三百六十公里,鄰近泰國邊境。由於位置偏遠, 人民的發展機會受到局限。耶穌會近年在該地銳意提供優質教育,藉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二零一五年,耶穌會在十七公頃的土地上開辦了Xavier Jesuit School。目前正使用中的社區學習中心,設有教員室、電腦室和課室,同時提供部份工作人員的住宿。一所小學和多用途會堂將於稍後相繼落成,而中學亦會在本月開班。

我們抵達的時候,為期四週的課程發展工作坊已經開始了。接受培訓的包括二十一位來自不同學校的幼小老師,內容涵蓋了數學、社會科學、高棉語、視藝和音樂。我和張茹分別負責的視藝和音樂,在公營學校中並無開設,這對學生的全人發展實為一大缺失。在培訓期間,我們上午向老師們介紹這兩科對學生成長的意義,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和技巧等,下午就讓她們實際進行創作,從中體會藝術活動所帶來的滿足感。有七成以上的老師首次使用水彩顏料,對自己親手完成的風景繪畫,不禁流露出孩子般的興奮!此外,我們也協助老師們按著各自的工作環境進行教學設計,嘗試把藝術元素融入不同科目的學習中,望能從而提升教學效能。

工作坊結束後,暑期班就緊接著開課。約一百一十位即將升讀初中(grade 7)的學生,分成四班上課,科目包括高棉語、英語、數學、社會科學、體育、視藝和音樂。在上午的課堂內, 我們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樂理、接受節奏和合唱訓練,讓學生透過美術欣賞發展個人美學經驗,進行簡單素描和粉彩繪畫。在下午的課外活動時段,我們嘗試開辦了中國文化班,讓學生認識中國傳統節日習俗、漢字的書寫、淺易的國畫,又製作新春掛飾和中秋花燈。在視覺藝術班,我們指導他們首次採用水彩繪畫風景,接觸浮水畫、玻璃畫、剪紙等,誘發他們一直少有機會發揮的創作潛能。雖然暑期班時間有限,後續發展的機會也不太樂觀,但幸好耶穌會學校的總監Father Ashley亦看到藝術教育的重要,除了在轄下中小學加插視藝科外,更有意為全省的老師舉辦工作坊,逐步推廣──這方面還須要有心人積極提供協助呢。

在這兩個月教學工作中,讓我們感受特別深刻的是耶穌會學校裏工作團隊的完美配合。除了Father Ashley外,副總監Father Quyen亦是平易近人,為各人的需要考慮周詳。專責教育行政的香港教友傳教士黃文英,在課程組織和教師管理上一絲不苟,令學校發展打下穩健基礎。來自各地的義工,每人都帶著獨有的專長和風格,以同一的信念去作出貢獻。更令人難忘的是在耶穌會豁下學校服務的老師,她們本身的物質條件未必充裕,但每天回到學校總是容光煥發、精神抖擻,彷彿能夠完成當日的工作指標就能得到最大的快樂。

隨著小學校舍的落成,中學的陸續擴展, 相信耶穌會學校還需要更多人的支持。我們期待不久的將來會再去服務,或者在香港的朋友都願意一試?「他於創世以前,在基督內已揀選了我們。」(弗一4)可能你早已被選了,不去回應的話,誰知道呢? 


傳信會柬埔寨設培育中心

夫婦傳教士管理 推動海外福傳

 

 ( 本報訊) 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本年初在柬埔寨設立培育中心,培育香港和柬埔寨的傳教士, 兩名港人傳教士夫婦本年中被派往中心服務。該會會長何愛珠認為, 信徒藉此認識傳教士使命,有助加強海外福傳的意識。

到柬埔寨傳教的信徒嚴之藝及張茹其中一項工作,包括服務由香港教友傳信會在柬埔寨磅湛省營運的天主之母培育中心。該培育中心已於本年初開幕,服務身在柬埔寨的海外傳教士,給予交流或培育聚會,提供靈修和避靜的場所;亦為香港信徒作一至兩個月的短期傳教體驗。

傳信會會長何愛珠早前對本報表示,傳信會有二十年在柬埔寨傳教經驗,至今仍有港人傳教士服務當地,新設的培育中心作為傳信會發展傳教事業的另一里程碑,「為對海外福傳感興趣的信徒提供短宣的傳教機會, 透過不同文化的交流,加強福傳意識」。

何愛珠多年前透過瑪利諾會前赴非洲坦桑尼亞傳教,她說當時已看到不少家庭傳教士,她喜見現有港人信徒夫婦到柬埔寨傳教,希望培育中心日後提供傳教體驗團及靈修培育,能幫助香港的海外傳教事工發展愈趨成熟。

嚴之藝及張茹於離港前在聖母領報堂接受湯漢樞機派遣往柬埔寨傳教,他們認為,夫婦共同管理培育中心,彼此合作與支持,分擔職務,更有動力推動培育工作。

嚴之藝早前向本報表示,近年「義遊」愈來愈普及,他們會嘗試在中心發展相關體驗活動,如短期靈修和服務體驗,吸引信徒青年參與。

張茹鼓勵對傳教感興趣的信徒主動聯絡他們,「可安排兩至三人,或個別人士到柬埔寨作靈修體驗,期望藉此加深與主關係,或有信徒透過這經驗回應海外傳教的召叫」。

他倆除管理培育中心外,亦會學習高棉語,並與當地堂區合作,提供幼兒及青年牧民等服務。嚴之藝期望能把青年牧民經驗帶進當地堂區, 「太太任教主日學多年,日後可在堂區提供相關培育,我們也可一同舉辦泰澤祈禱會、興趣班等,以豐富堂區服務」。

職業治療師、教友傳教士彭家怡二○一三年十二月到柬埔寨中部的磅清揚省服務殘障兒童,已於本年三月返港。她對本報說,傳教期間有見堂區的培育工作多由神父或修女擔任, 海外傳教士在當地擔當福傳使命。

彭家怡過去見證不少傳教士於服務中帶出不放棄精神,尊重每人的生命等信仰價值。她在服務殘障者時, 亦感受到信徒身份的重要。她表示, 傷殘者常被社會忽視,家人更視病童為恥辱,故她服務時除提供醫護服務外,更會藉恆常探訪與陪伴影響家人逐步接納病人。她期望培育中心的設立,可為傳教士增進靈修培育,豐富信仰。(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