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大專生參與會議

期數
3685
刊登日期
2014.10.03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0 月 05 日

(天亞社訊)香港、台灣、南韓、日本四地的大專公教學生及神師共十四人齊集日本東京參與國際公教學生運動的「東亞會議」,就本年的主題「我們如何成為傳教士」作地區匯報、議題探討及信仰反省。

八月二十至二十七日舉行的東亞會議由日本的真生會館天主教學生中心舉辦。日本代表山崎薰樹表示,一九九五年發生奧姆真理教在東京地下鐵施放沙林毒氣事件後,日本社會普遍拒絕新興或外來宗教,包括天主教會,視宗教團體為禁忌或一些反社會組織。他希望透過是次會議,與其他地區的參加者一同反省宗教在現今社會的角色及教會傳教的目的。

南韓代表團首爾天主教大專聯會於地區匯報中指出,南韓天主教會一九八○年代在民主運動上擔當重要角色。當時政府禁止大學設立任何學會,但宗教性質的團體則可豁免,故天主教會的參與,使學生可以在教會團體內討論並組織民主運動,而且地方教會與梵蒂岡有直接關係,軍隊不敢進入聖堂範圍,使教會成為南韓民主的土壤。

南韓代表孫昇佑說:「當時天主教會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捍衛正確的社會價值,使教會在社會中有很好的形象,這段前民主時期為教會帶來不少新教友。」他指出,南韓教會仍然不斷參與社會事務,包括「世越號沉船事件」,而且教宗方濟各訪問南韓時,也主動關心死難者家屬,給教會作出榜樣。

香港天主教大專聯會報告稱,不少教友認為福傳多側重於愛德服務,而忽略社會事務參與,以致未能更紮根於社會當中,無法作全面的福傳,使社會不清楚認識教會的使命,對教會有偏見,認為它僅是福利機構,而不應牽涉政治。

參加者均認為,大專基督徒應該有責任參與更多社會事務,洞察弱勢者的處境,以信仰價值分析他們在社會的狀況,找出問題所在,並以合乎福音精神的行動解放受壓迫的弱小。

同時他們強調,祈禱是貫穿「洞察、分析、行動」的最重要工具,以辨識他們的決定會否結出聖神的果實,為世界帶來和平。

大會最後決定明年的東亞會議於南韓舉行,主題為「在不公義的資本主義中作公教青年」。南韓代表認為,現在最具挑戰的社會問題就是如何在資本主義中,活出基督信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