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荊】謹慎!醒寤!

期數
3693
刊登日期
2014.11.28
作者
譚錦榮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1 月 30 日

將臨期第一主日(乙年讀經) 

 

讀經一:依六十三 16-17,19;六十四2-7 
答   唱:詠 80
讀經二:格前一3-9
福   音:谷十三33-37

主耶穌在講論有關人子的來臨時,多次強調「要謹慎」(谷十三5,9, 23 ),在這個主日的福音中,祂曾提醒門徒「要醒寤」(谷十三33 )。然而,主耶穌這份對門徒的提醒將會在山園祈禱時再次出現:「你們留在這裏, 且要醒寤! 」(谷十四34 )主耶穌多次提醒祂的門徒要謹慎、要醒寤,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人子將要來臨的時刻,因此他們便要常生活在醒覺之中。主耶穌雖然沒有指出確實的時間,卻為門徒們提供了不少線索,使他們能作出充份的準備。祂渴望的並非準確的計算日期,而是門徒的「警覺性」。

若然,主耶穌所渴望的是門徒的「警覺性」;那麼,我們便應從祂所言所行中加以反省:我有否以主耶穌作為生活的典範,活出福音的精神:「正如一個遠行的人…把權柄交給了自己的僕人,每人有每人的工作; 又囑咐看門的須要醒寤」(谷十三34 )。由於主耶穌已將傳福音的使命交付了給門徒:「耶穌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出去,賜給他們制伏邪魔的權柄…他們就出去宣講,使人悔改」(谷六7 — 12 )、「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的,就當作眾人的奴僕」(谷十43 — 44 )。因此,當主耶穌論及祂的離去時,祂便強化他們的使命,渴望他們能了解應負起的責任。

此外,時常「警醒」亦是先知的使命之一:「夜間每到交更時分,你該起來哀禱,像傾水似的,向上主傾訴你心」(哀二19 )、「人子,我派你作以色列家族的守衛;當你由我口中聽到甚麼話時,你應代我警告他們」。(則三17 )故此,主耶穌指出祂沒有一個指定的時刻到來,但祂的來臨將會檢視門徒在教會內所作被派遣的使命,能否按祂的旨意完成。

主耶穌在世生活時,常與貧窮者、受苦者、被遺棄者在一起,祂願意他們因為被愛、被接納而重獲生命的尊嚴及價值。祂亦鼓勵我們要以行動支持他們。主耶穌亦責備對那些為鞏固個人既有利益,而加重他人負擔、以言語批評他人的人。既然主耶穌為我們訂下一個愛德的藍本,我們便應加以依從。試想想:今日教會面對當代的意識形態,社會上相當強調個人的需要,有些時候甚至超越了團體的需要。此外, 批評文化亦相當猖獗;若然, 人只會作負面、消極的批評,而不能給予正面、積極而有建設性的意見,社會很容易便會割裂, 形成很多對立面。因此之故,教會更要在這種必要的時刻,發放「正能量」。如果,每一位基督徒都能為建設一個合乎福音精神的社會而努力,將天主的愛活現於生活的不同境況中, 在天主的恩寵助佑下,世界必能改變。今日,世界依然有很多困難存在,是否我們仍未能為福音價值作出有效的見證。如果, 我們在教會內亦追求名利、權力、及滿足個人的慾望,我們便成了福音的絆腳石。福音精神又如何能戰勝世界的黑暗呢!因此,主耶穌提醒我們要「謹慎、醒寤」! 

「你們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家主甚麼時候回來:或許傍晚,或許夜半,或許雞叫, 或許清晨」(谷十三35 )。藉此,我們可以體會到這份「謹慎、醒寤」是連結於主耶穌在山園的經驗(谷十四17 , 32 — 65 , 72 ,十五1)。主耶穌在山園祈禱時,門徒們因疲倦而睡著了。這份「睡著了」的態度表達了人陷於「屬靈的麻木」及「自我放縱」的狀態,這樣人便會遠離了天主。這就是我們軟弱的時候,為何會作出一些不合乎基督徒應作的事!但是,我們總有睡醒的時候,正如聖保祿所說:「所以我們不當像其他人一樣貪睡,卻當醒寤清醒」(得前五6)。如此,我們便生活在信德內:「應當清醒,穿上信德和愛德作甲,戴上得救的望德作盔」(得前五9)。

主耶穌在山園祈禱時所面對的挑戰只是一個開始,在整個教會的進程中,我們仍會面對不斷的挑戰。因此,我們只有時常謹慎、醒寤,依賴天主的恩寵為祂作證。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