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信徒參與紅會救援工作

期數
3693
刊登日期
2014.11.28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1 月 30 日

天災戰亂,民不聊生,可幸人際間彼此互助,能分擔傷愁;兩名天主教徒護士近年參與紅十字會海外救援工作,不分宗教種族,但求在受害者有需要時伸出援手,與他們同在。——編者

梁偉賢:關顧受災者心靈

港人信徒護士梁偉賢與同工前赴西非利比里亞,參與紅十字會在伊波拉疫症的支援工作。他慶幸能以專長照顧病人及其家屬的靈性需要,從中展現天主的臨在。

服務明愛醫院的梁偉賢二○○七年開始參與香港紅十字會的境外人道行動,他說這與二○○ 三年香港爆發沙士疫症(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有關。「○三年,我是病房經理,負責照顧兩個病房的確診沙士病人,當中亦有同事感染, 那時我非常憂心。」

那時梁偉賢還未信教,但妻子及三名子女都是天主教徒,時有陪伴家人到聖堂;沙士肆虐時,他每天前往醫院途中也會祈禱,「我祈求天主眷顧我,更希望同事不要有事。」疫情過後他開始慕道,○五年在聖多默宗徒堂領洗。

成為基督徒後,他強烈感到需要關懷弱勢社群,便加入香港紅十字會的境外人道行動行列, 成為該會的義務護士。首個任務是一○年的巴基斯坦水災醫護工作,亦曾服務一三年菲律賓颱風海燕的災區。

本年四至五月,他到西非利比里亞,參與伊波拉疫症的緊急支援服務,當地的洛法縣(Lofa County)是伊波拉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他負責支援受病毒感染死者的家庭,提供心理及物資支援。

與此同時,梁亦在鄰近的鄉鎮教育及推廣伊波拉病毒的知識,並訓練當地義工衛生知識。

他說,受影響家庭除經歷喪親之痛外,亦擔心自己及家人會否受傳染,有些更被鄰居以為他們帶有病毒而疏遠他們,他們購買食物時也遭到歧視。

在當地服務時,梁偉賢透過家訪提供心理支援,主動接觸死者家屬,亦向鄰居講解有關疫症的誤解,減低社群對有關家庭的戒心。

梁現時是明愛醫院內科及老人科的部門運作經理,管理近三百名醫護人員。他說,經常會與同工分享救援工作經驗,體會到醫護人員不只限於對病人的照顧,更要關懷瀕死或已亡病人家屬的心靈需要,他期望能以身作則,將這理念散播開去。(高)


周慧儀目睹天災禍害
更體會人際互助力量

伊波拉病毒威脅西非,信徒護士周慧儀是首批代表香港紅十字會前往災區參與救援工作的義工。她說,參與人道救援服務讓她學會珍惜所有,懂得以正面態度面對困境。

周慧儀與梁偉賢等共三名護士本年四至五月前往利比里亞,為當地紅十字會人員和義工提供防疫培訓指導。她負責邦縣(Bong County)及寧巴縣(Nimba County)兩個疫區,她留意到當地資訊落後,加上村民的防疫知識薄弱。

周慧儀的工作主要是培訓護士和安老院舍職員,更有半年在公立醫院感染控制組工作,今次到疫區便發揮其專長,主力推廣預防疫症措施,傳遞防護信息。

她服務的兩個災區地區偏遠,在有限的時間及資源下,周慧儀坦言在適應當地的環境及文化時也遇到不少困難。

她說當地村落以男性為主導,即使與她同行的女衛生人員工作時也不敢作聲,「幸得接載我的男司機主動介紹我是香港紅十字會的義工,協助我與村民溝通,才能召集社區領袖, 安排為義工授課。」她認為推動防疫教育需要找合適的持分者一起參與,先了解及認同相關理念,再推廣至社區。

周慧儀二○○四年開始參與香港紅十字會的境外人道行動,曾參與印尼海嘯、津巴布韋霍亂、中國四川及青海省地震等醫療救援任務。

參與多次災難救援工作,她曾目睹車輛載滿屍體、生還者失去家園、家人離世承受巨大心理創傷等悲慘情景,還有身歷地震災區的餘震威脅,她說是信仰令她抱著隨遇而安的心態去面對,「每次參與海外救援,會預先向教會朋友交代身後事,因為災區有一定危險,任何事情也無法預計,須為自己作好準備。」

多次救援的經驗令她感受到天災的威力,但同時亦凸顯了人與人之間的龐大互助力量,她期望更多人關心弱勢社群,並施以援手。


紅十字會海外救災

賑災培訓心理支援

香港紅十字會臨床心理學家張依勵早前往災區提供人道救援,為當地前線救災人員提供心理支援及培訓, 令他們在面對龐大工作量時,也懂得處理情緒壓力。

張依勵十一月六日對本報說,年初開始西非大規模爆發伊波拉病毒後,七至八月她前往利比里亞,為當地心理輔導員培訓心理支援及心理急救等,並為有需要的前線救災人員提供心理輔導。

她指出,發生天災人禍後,除了急於賑災外,亦須關顧當地人的心理健康,「為當地醫護提供心理急救訓練,使他們在提供心理支援時,留意甚麼是該做和不該做,以免造成災民的二次創傷。」

是次西非國家爆發疫情,香港紅十字會分別於四月及七月,派出兩隊醫療隊到利比里亞,支援國際紅十字會的社區防疫、衛生宣傳工作,以及社區心理支援服務等。

此外,國際紅十字會由三月起派出逾一百六十名志願人員,到受伊波拉疫症影響的國家,支援當地紅十字會的抗疫工作。

每次世界各地遇上災難,香港紅十字會按需要提供緊急醫療救援服務,並在緊急賑災完成後繼續留守災區,開展預防及健康教育項目、協助重建房屋及社區設施等。(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