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是破碎 愈懂得愛
今天,家舍裡的女孩莉又要我幫忙她寫信給一直記掛住的芝姨姨(Auntie G)了,可是這次寫完之後,她居然要求我不要在信上寫上她自己的名字……
莉屬於花兒組,即是智障程度比較輕,能夠學習英文串字和數學等比較複雜的課。莉是天生啞巴, 沒有說話能力,聽力卻非常強,學習特別用功。她的身體很小很瘦, 下半身完全不能動,雙手也不能拿東西,但可以微微舉起、或左右擺動,或指向特製圖像板塊與別人溝通,或以手指推動英文字母和數字積木表達心意。她的年紀比其他女孩大一點點,為人特別溫柔閒靜, 學習時特別認真,女孩們都管她叫大姐didi。
莉一向多愁善感, 有喜歡的姨姨離開後,會傷心一段很長的日子,有時還會偷哭,掛念得太厲害時,會讓我幫忙寫信或畫畫兒給姨姨以解相思之苦。
今天,莉又要我幫她寫信給她最愛的芝姨姨了,這次還是寫在她自己創作和繪畫的作品背面。我以平常溝通的手語和默契幫她把信寫完後,問她是不是在信末寫「你的親愛,莉上」,她居然要求我不要寫她的名字, 反而要我寫她的好朋友的名字作署名。我問她為甚麼不讓芝姨姨知道是她畫的和寫的, 她居然說:「如果芝姨姨知道是我寫的, 知道我掛念她, 她會很傷心。」我問她:「那妳想我告訴芝姨姨,你希望她回來探望妳嗎?」她只是緊閉雙嘴輕輕地搖頭。明白了。你是不想給芝姨姨壓力。
我在想, 如果我是莉, 我一定會自私地渴望芝姨姨欣賞自己創作的畫,讀自己意述的信,盡快回來家舍探望自己,如果芝姨姨不回信,或者一直沒有回來探望家舍, 還可能會因為失望而更傷心,繼而動怒,甚至發怨言。
但是,莉不是這樣想。她想芝姨姨,但不想芝姨姨知道後傷心; 她想芝姨姨回來探望自己,但不想給芝姨姨壓力。她不介意芝姨姨以為作品和信是好朋友畫的和寫的, 只要芝姨姨得到家舍裡快樂的消息,她便開心;她寧願自己傷心偷偷地哭,也不願意芝姨姨為了她而傷心。
「愛是含忍的,愛是慈祥的, 愛不嫉妒,不誇張,不自大,不作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卻與真理同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愛永存不朽……」(格前十三4—8)
這樣無私地愛, 對於我們一個正常成年人,窮一生也未必能做到;一個智障殘障的,生命破碎的女孩, 卻自然地流露出這種無私的、純真的、細心的、和體貼別人的愛。
有時,愈是破碎的、愈是卑微的、愈是無助的,愈懂得體諒、愈願意付出、愈懂得愛。
耶穌實在告訴過我們:「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一樣,你們決不能進入天國。」(瑪十八3)
我祈求, 我們都願意放下自我,向破碎的、卑微的、無助的、純真的孩子學習愛。但願我們一日一日長大,一天一天進步,成為耶穌鍾愛的小孩。亞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