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地溝油驚魂

期數
3693
刊登日期
2014.11.28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1 月 30 日

早前,台灣爆出食肆使用地溝油的醜聞, 導致人心惶惶,後來經過追查後,發現地溝油的其中一個源頭是香港一間公司,再進一步揭露香港多家食肆被質疑買入和使用地溝油。在一些網上流傳的餐廳名單中,看到自己經常光顧的餐廳名字,實在令人嚇了一跳,不停在腦海裡搜尋在那些餐廳吃飯的片段,想着過去吃過的食物,真是猶有餘悸。

地溝油(Gutter Oil)有很多不同的名字, 港澳地區又稱為坑渠油;台灣稱為餿水油、垃圾油或廚餘油;中國大陸稱為口水油或潲水油。這些地溝油是由廢棄油或食物提煉出來,這些廢棄油由餐廳、水渠、油隔或屠宰場回收,有些會使用動物器官,例如動物皮膚、脂肪和內臟,甚至是一些過期或劣質肉類。製造過程簡陋,包括過濾、煮沸、提煉和去除雜質,然後包裝,只能用作工業用途,例如作為橡膠、肥皂、化妝品和生物燃料的原材料。後來有人發現可以較工業用油價格高,但較正常食油便宜的價錢作食用油銷售,此舉其實是非法的。因為生產和銷售地溝油有巨大的經驗誘因,所以有人冒犯法的風險製造非法食用油,以漂白劑把地溝油轉為較淡顏色, 再加入鹼添加劑來調節含高動物脂肪引致的酸性。一般來說,食油是餐廳廚房最大的開支之一,尤其是中式餐館需要不少油作煎、煮和炸, 餐館和消費者可被較低的價格吸引,以降低整體的經營費用。

食用地溝油, 會對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影響。地溝油含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和黃麴毒素(aflatoxins),這些都是致癌物質,長期食用有機會引致胃癌和肝癌。另外,也有其他有毒物質,例如砷(arsenic)可引致嘔吐、腹瀉、消化不良和失眠等。這些地溝油,沒有安全監控,不符合基本的衞生標準,食用有很大風險。

網上曾流傳一些文章,教授怎樣分辨地溝油和食用油,例如以透明度、氣味、口味和酸鹼度分辨,但高度加工的地溝油可與合格食用油十分相似,難以分辨。自今年九月在香港發生地溝油事件後,政府應該盡快設立有效的監管措施,以免不法商人為謀取利益,罔顧市民的安全。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