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家長與不懂啃骨的港孩
「港孩」的父母多生長於六十至七十年代的香港,那時候香港的經濟剛起飛,那一代的學生勤奮地念書,生活條件大大改善。由於遲婚及經濟因素,許多夫婦只生一至兩個孩子,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給予他們,讓子女吃得好,住得舒適,父母愛護子女,無微不至,甚至有溺愛情況。
何謂「港孩」(不懂啃骨的港童)
「港孩」泛指被父母和傭人溺愛寵壞,以至有「三低」特徵:自理能力低、情緒智商低、抗逆力低。我曾帶一班念中四的男學生參加國內清遠的交流團,一名男學生竟不知如何剝蛋殼吃雞蛋,實在匪夷所思。或許這一代父母、傭人太過愛錫小孩, 孩子長大後的自理能力奇差。
也聽過一位社工表示,他曾帶一群來自中產家庭念小六的孩子參加畢業生宿營,晚餐後要求孩子把自己用過的食具放回廚房,留待清洗。部分孩子感到受委屈,紛紛致電,要求父母接他們回家。試想想,孩子對簡單的家務,也感到如此吃力和抗拒,將來面對更大的任務,會如何克服及處理呢? 此外,一位擔任訓導主任的老師表示,學生犯錯受罰,家長會反過來投訴校方,誓保孩子,不停跟校方爭論,為免孩子有任何缺點、記過的污名。家長過分姑息孩子,其實反令孩子失去分辨是非黑白的能力。
給「港爸、港媽」的忠告
•孩子往往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提高危機意識,學懂保護自己。家長要在適當的時候「放手」,讓孩子嘗試跌倒的滋味,子女累積經驗,才會長大和堅強,學懂走路。
•家長宜多用心聆聽子女的心聲,了解他們真正的需要,不要一廂情願為他們安排妥當,協助解決問題。父母可以提供意見,但亦要尊重子女的抉擇, 子女在錯誤中也能學習成長,思想才能更趨成熟。
•父母要緊記關愛不等於溺愛,包容不等於縱容,盲目偏袒徒然令子女無法從錯誤中反思成長。孩子覺得受了委屈,家長不妨先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不要太快定下結論,認為子女一定是對,別人一定是錯。讓孩子反省自己的錯失,他們才會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明愛家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