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選委抽籤引起爭議
(綜合本報╱天亞社訊)本年參與選舉委員會宗教界別抽籤的天主教徒達三百一十八人,為歷屆最多,有抽籤者藉此求變,但重申不認同該制度;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認為,信徒應聚焦於要求廢除小圈子選舉。
選舉委員會十一月十九日抽出十位天主教徒成為宗教界選委,在三百一十八位參加抽籤的教徒,當中有人擔任青年牧民工作者、堂區秘書、堂區關社組成員、天主教學校校長、教區機構委員等,人數為歷屆最多。去屆只有四十六人核實身份報名。
被抽中為選委的梁子勁對天亞社說,雖然教區不承認這種小圈子模式,但社會遇上去年立法會否決政改,令他「感到有些事要積極爭取,參選只是希望進入這個權力核心,吸引更多市民留意何謂小圈子選舉」。
教徒梁子勁參與抽籤是有見於二○一四年佔領運動後,政改仍原地踏步,而政府更想把小圈子選舉模式美化為一人一票普選特首,愚弄市民,這卻形成社會撕裂分化。
雖然部份教徒期望透過抽籤帶來改變,但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早前重申支持教區採取「被動配合」原則,並提醒「參與等於默許及認同選委會的存在」,信徒應團結爭取普選。
正委會幹事孔令瑜十一月廿二日對本報說,宗教界別沒有特定參選目的,惟多達三百多信徒參與抽籤,外界或因此詮釋為天主教會贊成小圈子選舉,甚或質疑教區是否採取被動配合。
對於有信徒志在藉參選去改變社會,孔令瑜為信徒對社會失望表示理解,並「欣賞他們改變社會的良好願望,但此舉很危險,若被人詮釋錯誤,隨時『贏粒糖、輸間廠』」。她認為信徒應透過其他方式爭取公義,同時應堅持要求廢除小圈子選舉。
抽籤者:不代表認同制度
參與抽籤但沒有抽中的青年牧民工作者羅偉聰對本報說,抽籤者之間也曾討論正委會的觀點,儘管他也反對這制度,但他指參與不等於認同制度和放棄抗爭,「過去以遊行請願表達訴求,現在則試圖走入制度內爭取民主,揭示不公平的選舉」。
他希望「從不公平的制度裡開始改變」,並將會向相近取向的中籤者表達意見,例如關注他們會否透過不提名和不投票對制度表達不滿。
另一名沒有抽中的申請者鄧志明對天亞社說,這次申請人數破紀錄,原因很多,其中可能有人希望能輪替參與選舉行政長官,不要又是某些人擔任選委;同時也相信有些人認為既然被動接受小圈子選舉,倒不如積極進取去阻止梁振英連任。
聯署關注撤銷議員議席
另一方面,正委會十二月初向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聯署公開信,要求他就撤銷議員議席取消入稟。聯署信指相關立法會議員獲市民投票授權,借釋法入稟撤銷議員議席,是變相推翻選舉結果。正委會並指人大五次「釋法」已嚴重損害法治。
此外,正委會與方濟會正義和平組定於十二月十七日晚八時假黃大仙聖雲先小堂舉行「在亂世中,為這城求平安」祈禱會,為釋法與入稟發展及社會局勢祈禱,由方濟會伍維烈修士主禮。(聰╱煇)
• 正委會聯署信全文見:https://goo.gl/nkj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