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言在野】欣欣向主

期數
3799
刊登日期
2016.12.09
作者
李達修
主曆
主曆 2016 年 12 月 11 日

將臨期第三主日(甲年讀經) 

讀經一:依三十五 1﹣6,10
答   唱:詠 146
讀經二:雅五 7﹣10
福   音:瑪十一 2﹣11 

在一段感人的影片中, 沒有訴說悲情可泣的故事, 而是剪輯了一位三歲小女孩,每天迎接哥哥放學回家的歡迎儀式片段。無論晴天雨天,她總是站在家門前興奮地等待。一旦發現校車蹤影,便立即奔往路邊,同時張開雙臂,準備與下車的哥哥來個熱情的擁抱。比她才大三歲的小兄長每次擁抱後,還不忘給她一個親吻,然後一起歡樂地走進家門。

喜樂已在希望中萌生

這個可愛小女孩的心情, 也正好是將臨期第三主日的心情。懷著信心,耐性地等待著一件必然發生的美事,是值得興奮的。同樣,把「將臨環」(Advent Wreath)的第三支蠟燭燃點:減退了一些藍調,添進一抹粉色,仍未完全化成亮實的聖誕紅,不過已漸近了; 期待之情也洋溢在色澤及燭光中。「喜樂主日」不是狂歡嘉年華或無厘頭攪笑的日子。這天卻告訴我們:這段等待的時期是值得的, 充滿希望的; 喜樂且已在希望中萌芽生長。此氣氛亦從將臨環上鋪放著那些常青植物襯托出來。生命之圓融,除了在於已得實現的滿足外,也在於歷久常新的希望中,時時準備好美滿的來臨。準備時可能費力, 等待時用心,不過支持著那份毅力與恒心,也正就是希望之德了。

在期待中歡欣開朗, 能夠讓天主光照我們的前路,使我們發現祂的異星,跟隨祂的天使,尋找聖嬰;並且相信, 天主不單此時此刻來臨,與我們在一起, 同時永遠都在下一秒、下一步,等待我們迎向祂。這就是真正的希望,真正的信德,我們也愈加品嚐到真正與主合一共融的喜樂。

曠野呼聲 充滿超性的甜蜜

這正是約翰洗者一生喜樂之所在。有些人以為若翰洗者是個悲劇人物,因為看見他活得刻苦,死得悲慘。可是,其實若翰洗者是一位滿被祝福與充滿神樂的人。他甚乎在母胎中已經歡躍,因為他的表弟耶穌,也就是同樣仍在自己母親腹中的默西亞,前來探望他。過著克己的生活,若翰洗者並沒有哀怨自憐。他的曠野呼聲是充滿超性的甜蜜,是肯定救世者要來臨的喜悅之音,呼應著依撒意亞先知書所述:「荒野必要歡樂,沙漠必要欣喜, 如花盛開,盛開得有如百合, 高興得歡樂歌唱。」( 依卅五1, 2a ) 

轉眼間若翰洗者已被關在獄中,而耶穌已經展開祂的公開生活了。也許當他派門徒前往詢問耶穌「是你嗎?」的時候,若翰洗者是在尋求安慰與肯定,多於質疑與焦慮。「瞎子看見,瘸子行走,癩病人得了潔淨, 聾子聽見, 死人復活,窮苦人得了喜訊。」(瑪十一5)耶穌的答覆除了也呼應著同一位先知的預言,更是真實地做到了出來。這答覆會否帶來一份驚喜,超乎若翰洗者的期望,甚至讓他在神慰神樂中,準備好安然為主殉命? 他已不用親耳聽到耶穌在群眾面前對他的讚揚了,因為謙遜的他,已經放心退去,樂意成為天國中最小的一個。

安靜下來 與主獨處

在主內的喜樂, 不是關於常常歡笑,或者事事順遂, 卻是一種來自天主與人彼此相迎相擁的因果。這喜樂最終如何得以找著?只在我們對天主聖三開放之中, 並如短片中那位小女孩般,天天張開雙臂奔往, 歡迎天主聖子帶來的救恩。這位天主聖子耶穌已經臨近。因此,在本週內我們不妨嘗試開闢一些空間,覓出一點時間,安靜下來,與主單獨相處,在望德中默觀耶穌的臨近。也許藉此可幫助我們, 更能把喜訊帶給貧窮與心靈破碎的人,受各種囚禁與困惑的人;並且使我們更準備妥當, 把希望帶給身邊的親人朋友, 尤其那些在處於憂鬱與絕望中的兄弟姊妹,與他們分享「天主與我們同在」的那份喜樂。

• 作者李達修神父為嚴規熙篤會香港大嶼山聖母神樂院隱修士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