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書院夥拍樂施會

刊登日期
2016.12.09

今年暑假,聖母書院八位中四學生參加由樂施會舉辦的「法寶創作室——青年創作X基層勞工實驗計劃」,學生走訪深水埗街頭訪問清潔工友,了解他們工作的苦況及面對的困難。之後,學生分組利用循環再造物料設計不同的物品以使清潔工人的工作更順暢,例如以拉鏈連接的水鞋、以紗布改造的手套等。此活動的理念是依據德國設計師Hoehne Georg在全球不同地區展開民眾自立的設計計劃而定的,他堅持學生的所有設計應以垃圾或回收物料製造。最後,學生把製成品送交清潔工友。

由於是次活動饒富教育意義,既可讓學生親身接觸基層市民,從多角度了解退休保障、外判制度、貧窮等問題, 亦可訓練學生的創意思維及提升他們的環保及公民意識。 

––公民及環境教育組 謝佩詩老師


「這次活動, 我們著重關注那些在烈日當空下為街道清潔,卻不被重視的一群——清潔工人。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是人所共知的。很多時候,根本沒有機會留意社會上的低下階層, 甚至對他們流露出鄙視的神色。反思一下,其實他們的付出和堅毅更值得我們欣賞和學習。我們善用回收物品,親手製作的「法寶」定必比不上機器製造的產品精美,但我仍然可以從他們身上感受到對我們的感激之情。」

––學生梁月盈


「暑假時, 我參加了由樂施會舉辦的法寶創作工作坊。通過是次活動,改變了我對清潔工人的看法和體驗到社會不公義的行為。以前的我, 看見他們便會捂著鼻子立刻走開;現在的我,還主動跟他們聊天和走進垃圾房。清潔工人收入微薄,不懼風雨也要緊守崗位,展現了他們大愛無私的精神。我思前想後,都想不懂,為何他們會選擇從事這種厭惡性工作, 默默地忍受著別人的白眼?」 

––學生歐陽韞


「經過這次的體驗及實踐,我得到了新的體會。以前覺得自己只是中學生,對改善在職貧窮人士的工作環境根本是幫不上忙,亦無從入手。但在這個活動中,我們憑着我們的創意,一手一腳創造了很多有利於改善他們工作環境的「法寶」。清潔工友們收到這些「法寶」時,不只露出了真摯的笑容,甚至對我們說了許多祝福語,感覺這真是一次很難忘又有趣的經歷呢!」 

––學生林靖彤


「我覺得由樂施會舉辦的『法寶創作室——青年創作X 基層勞工實驗計劃』非常有意義。學生不但親身體會到基層工人艱苦的工作環境,而且利用同理心為工人去設計環保的工具。惟學生經過親身體驗,便能把知識深化,提高意識,並改變其日常的行為。這樣具教育意義的活動,實在值得推薦。」

 

聖母書院校長林麗玲修女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