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元旦和平日文告:

期數
3800
刊登日期
2016.12.16
主曆
主曆 2016 年 12 月 18 日

( 梵蒂岡電台訊) 聖座新聞室十二月十二日公布教宗方濟各二○一七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主題為「非暴力: 一個和平的政治風格」。教宗指出,眾人處在破碎的世界, 戰爭時斷時續,均有義務令世界擺脫暴力。

教宗再次呼籲裁軍和消除核武器,並保證天主教會將繼續支持以非暴力爭取和平的行動。他又籲請所有善心人士讓愛和非暴力來引導「人際關係」,以及「社會和國際關係」;在我們針對家庭和國家關係作出決定時,應讓本屆世界和平日的主題「非暴力」成為一種生活風範。

他在文告中悲痛地承認,在上個世紀遭受「兩次兇殘的世界大戰」後,我們今天正面對「一場可怕的時斷時續的世界戰爭」。這種「支離破碎的暴行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從「恐怖主義」到「難以預料的武裝襲擊」, 從移民遭受侵犯到「環境被破壞」都是。

文告指出, 以上情況反映,導致人命喪亡的衝突在不斷增長,唯有少數「軍閥」從中受益。大量的資源用於軍事目的,而世界上絕大多數居民的需求卻得不到滿足。

教宗強調,耶穌也曾生活在暴力的時代,但祂「不知疲倦」地宣講天主無償的愛,為人指出一條非暴力途徑,並在這條路上走到底, 直到被釘在十字架上;耶穌藉著十字架實現了和平,摧毀了仇恨,「今天,做耶穌的真門徒意味著也應接受祂的非暴力建議」,愛仇人乃是基督信仰革命的核心。

他並舉例指出幾位以行動推進非暴力的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典範,例如是加爾各答德蘭修女、馬丁路德金和甘地。教宗表示,「果斷和始終如一的非暴力行動所取得的成果非常感人」, 而婦女經常是非暴力的領頭人,例如是古博薇(Leymah Gbowee)和數以千計的利比里亞婦女,她們「組織祈禱聚會和非暴力示威」,為終止利比里亞內戰促成了高層談判。

教宗接著提到家庭是「愛的喜樂」和「走非暴力道路」的首要場所,家庭與世界的命運密切相連,迫切需要把愛的喜樂從家庭內部散播到世界上,傳遍社會。

促請社會保護家庭

教宗要求停止家庭暴力以及侵犯婦女和兒童的現象。我們要效法耶穌聖嬰和聖德肋撒修女,在愛的小徑上行走;「在日常行動中打破暴力、剝削和利己主義的思維」,藉以推動和平。

教宗在文告結束時保證,「天主教會將陪伴各種嘗試建設和平的行動,包括積極和具有創意的非暴力行動」,這項努力也以新成立的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會而得以加強。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