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的後門

期數
3802
刊登日期
2016.12.30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1 月 01 日

(天亞社訊)菲律賓與馬來西亞「充滿漏洞」的邊境,自古以來就成了菲國南部人民尋找良機的通道。

然而,這所謂菲律賓的後門,近年已成為走私商品和販賣人口的「高速公路」。

今年八月,菲國當局發現了一個招聘集團使用這道後門販賣人口至中東後,對這些非法交易執行更嚴厲的措施。

數以百計有抱負的菲律賓合約工人,其中許多是婦女,被發現送往南部港口三寶顏市和塔威塔威省,然後帶到馬來西亞的沙巴州。

有些婦女之後被送往迪拜,以轉送她們到中東的其他國家,而另一些婦女最終落腳於其他國家成為性奴。

駐吉隆坡的菲國大使館人員以警告的語氣對那些出國打工的人說:「如果所提供的工作需要申請者經由南部棉蘭老島出關的話,這幾乎可能是販賣人口的陰謀。」

據軍方人士稱,正在棉蘭老島運作的國外恐怖分子,已屢次使用這道後門進入菲國。

跨越邊境成常態

棉蘭老島的居民認為,從菲律賓南端前往馬來西亞的沙巴州是「正常」的事。

塔威塔威省的卡諾-奧馬爾(Babylyn Kano-Omar)說:「跨境去馬來西亞是這兒生活的一部份。自古以來,它就是一條貿易航道。」

在蘇祿省服務的獻主會多明我神父(Jonathan Domingo)贊同這種說法,指從棉蘭老島越境到馬來西亞去是很容易的。

他說:「在馬來西亞與棉蘭老島之間,人們通過合法和非法手段的交易仍在繼續。」

他說,許多菲律賓人因商機而在馬來西亞工作。

卡諾-奧馬爾說,近幾年因販賣人口、恐怖主義及走私,這兒出現了一些難題。

儘管蘇祿近來針對恐怖組織的軍事行動已使五個市鎮約四千居民顛沛流離,但逃亡至沙巴尋求避難者的紀錄,還未能被獲得證實。

棉蘭老島伊斯蘭自治區首長哈塔曼(Mujiv Hataman)對天亞社說,最近幾個月並沒有報導有「不同尋常地越境」去沙巴的菲律賓人。

多明我神父說:「對這兒的人來說,每天跨境是正常的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