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燒校牧心】實踐校訓「公民責任」

期數
3802
刊登日期
2016.12.30
作者
陳穎照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1 月 01 日

在聖貞德中學工作的第一年,說實仍是很初步的工作,但對於我來說,在這所學校感受到的,有很多與其他學校有很大的不同。

本校校訓為「公民責任」, 承傳自主保聖人聖女貞德一生追求公義的使命,務求使學生在校學習到如何成為一個能肖似天主的公民。教學上除了要教授課本上的知識外,如何讓學生學會活出耶穌訓導裡的價值,是整個學校上至課程設計,下至師生互動中重要的元素。本年,學校著重發展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即「生命」、「家庭」、「真理」、「義德」及「愛德」於學校教育及課程之上。五者對學生的學習啟發各肩負著不同的角色。亦令學生明白,學校期望他們在畢業的時候,心中能留有此五種發自天主的價值。

在校牧身份上,與學生在主的愛中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與學生共同籌備活動、禮儀及服務時,讓學生感到我們是一起在天主的家庭中工作能大大增加他們對團體的歸屬感。這所學校, 天主教同學會的學生包含了大批教友及非教友同學,但他們都十分認同自己在群體中的參與及存在感。他們縱使未領洗踏入教會的大家庭,但在赤子之心中已見到天主在他們的心中進行了不少的工作。

同時, 我在學校兼教初中物理科的教學工作,科學講求求真的精神及過程,著重在邏輯分析及辯證中,得到真實的知識及答案。如何讓學生在求真的心中接觸信仰,破除迷思接觸真理,是自己在教育工作上其中想達到的目標之一。除知識的學習外,學生學習生涯之中,與師長關係往往是建構他日價值觀的重要一環。所以,老師的身教往往重於言教。教師若在生活中給學生看見是一個言行一致、盡責及關懷弱小的榜樣,對學生將來是起了模範的作用,亦對往後學生是否能承傳相關的品德起著關鍵作用。

在這年的工作, 我從摸索中相信了:由知識、從態度,以身體力行實踐天主教的價值,是成全學生有健全發展的重要方法。

•作者為聖貞德中學牧民助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