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你使我站起來
對聖經中稅吏匝凱的故事(路十九1-10)已經非常稔熟, 今天默想這故事時,卻有著不同的體會。
匝凱身材矮小,為要看看耶穌是甚麼人?就攀上一棵野桑樹。為何一個如此富有的稅吏長,竟在眾目睽睽的人群中,做出像猴子般爬樹的舉動?不是太失身份嗎?是為了求證一下,耶穌真是如一般人所說的那麼了不起的人物?還是他內心有另一種特別的渴求?因著這份強烈的渴求,致使他有如此的勇氣?
匝凱帶着這份心情,只想靜靜地去看個究竟,竟料想不到,在簇擁群中的耶穌,竟好像沒注視到人群,卻抬頭望他,以響亮的聲音呼喚他的名字。這突如其來的一剎那,使匝凱受寵若驚,手足無措。這親切和有力的呼喚,是他有生以來從沒有聽見過的,因為人人都認為他是個罪人,對他都退避三舍,他被人唾棄、蔑視、譴責;如今他被這親切的呼喚和慈愛的目光攫住了,更意外驚喜的是,耶穌竟在眾人前公開地告訴他,今天祂必須住在他家中,嘩!這實在是天方夜譚的事,住在罪人家中?而且是「必須」? 這怎能不使匝凱震驚不已!
「匝凱趕快下來,喜悅地款待耶穌。」聖經用這句平淡簡單的話,實在不能描述當時喜悅得不能自已的匝凱。因為他經驗到一個為了自己, 而甘願冒着被別人竊竊私語、惡意批評,甚或會被擁護過的人們擯棄和反對,但耶穌卻不計較這一切。這份無條件的愛,深深地打動了匝凱,使他好像在沉睡中猛烈被推醒過來,像一度強光穿透他的心靈,使他看到了自己以往的一切惡行。
在公義的耶穌面前,本來應該被指責的他, 卻完全被接納、包容、且主動地親近,因着這份慈悲和接納,使匝凱經驗到自己是一個有人性尊嚴和有價值的人,更使他看透世上任何事物都比不上這份恩情,這正是使他能站起來的動力。一生視財如命的匝凱,毅然公開地宣告要分一半財物給窮人,凡欺騙過誰就四倍賠償。這不再是誇張的事,而是必然的了。因為他找到了永恆真正的價值——耶穌,再不須依戀可朽壞的偶像— —金錢了。就如聖經記載:「他一找到一顆寶貴的珍珠,就去,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它。」(瑪十三46)又如聖保祿宗徒所說的:「我只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為了他,我自願損失一切,拿一切當廢物,為賺得基督」(斐三8)。
耶穌不是不知道匝凱的惡行,祂願意他悔改,但並沒有對匝凱半點指責、教訓,甚至苦口婆心、嘮嘮叻叻的勸他改過,而是以慈愛的心愛他、尊重他;因為這樣,沉浸在罪惡中的匝凱觸碰到這份真正的慈愛,毅然悔改,成為新人。「主!耶穌,求你賜我有你的精神。」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譚永明和黄漱芳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