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真誠的分享
在四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遇上了很多愛家愛子女的好家長,不論環境順逆,經歷貧富,他們的子女都健康成長,因為恩愛夫妻,盡責父母就是子女最好的榜樣。
其中一位最令我敬佩的是高先生,他和太太共有五子二女,共組一個九人大家庭,子女都長得勤奮好學,健康快樂。每天放學他都親自來接孩子回家,從幼稚園到小學風雨無阻的到校。而且,一到校園就被子女圍攏著,他每次一定會問以下四個問題:
一﹑ 今天學校發生有甚麼事情你們覺得好的?二﹑你們今天在學校有甚麼好表現值得與大家分享呢?三﹑今天你們學得了哪些新知識?四﹑今日有甚麼需要爸爸幫忙呢?
當孩子搶著答覆後,他們就開心地步行回家。高先生是經營一間中藥店的,前舖後居,一家和樂融洽。直到孩子們都升上中學,他才沒有來校接送。
事隔十多年, 早前, 他和太太一起來校探望我們,還送來兩大箱水果,說是感謝栽培子女成才之恩。我們喜出望外, 久違的老朋友,竟是知恩感恩的有心人。
他們夫婦倆與我們分享別後的生活和心中所持的教子理想,真令我十分敬佩。
原來七位子女都已成才,全部都完成大學,其中有一位博士,兩位碩士,一位工程師,女兒中一位是專業護士,么女為人師表早前剛結婚,他們完成心願,七位子女都成家立業,就結束了他們經營一生的小藥店,過著退休生活安享晚年。
我更進一步請教他們教子方法。同時,在幼年時每天給孩子的四句問語有甚麼作用?
這位好爸爸就給予以下的真誠分享:「當年我每天都發出這四句簡單的問語,其背後隱藏著豐富的含義,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要讓孩子們思考甚麼是好事,並鼓勵他們多做好事。第二題是透過子女們分享自己好的表現, 讓我欣賞他們的同時,加強他們做好人的信心。第三條問題是叫子女回憶今天學會了甚麼新知識,並加強他對這些知識的記憶和思考所引出的啟發。第四條問題,其實包含兩層意思,其一是讓子女們明白自己能力所能做的事,先自己解決,二是學習當自己能力未逮時,也可向別人請教,做個不恥下問的人。」
這位好爸爸在分享的過程中都肯定父母都是愛子女的,為何教養出不一樣的人, 是因為方法不同,一般父母以為給予子女最好的衣﹑食﹑住﹑行,名校教育,物質上的滿足,有條件的愛(考試成績﹑乖巧等),隨機的愛(心情好, 有進賬等)﹑無知的愛(只順性而愛),以上都是今世代的父母對子女愛的方式,卻不是愛的真義。
我很用心地聆聽, 並請他解釋何謂真愛?他微笑回答:「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是一種平等的關係, 也是一個生命喜歡另一個生命,只想成就他成為更好的。」
他更分享了更多, 作為父母真愛子女所需的原則及態度:父母對子女該有更多欣賞,最少責備; 並要尊重子女每人都是獨特的,以平常心去接納他們、發展他們的獨特品性,也給予每一位孩子正向教育,培養正能量的思維,更要著重子女的品格和精神操守的培養。
最後, 他與我分享自己教養子女的心得:(一)常包容帶出忍耐;常讚美學會欣賞。(二)常接納懂得關心; 常肯定聯想自重。(三)常認同確定目標;常分享感受應慷慨。( 四) 持公平理解公義;真坦誠明白真理。(五)高安全產生信心;常友愛給予快樂。
與這位可敬的父親一夕的談話,促使我明白父母能真愛子女, 子女便會身心健康,快樂成長,父母給與子女的真愛是為他們開創美好人生的基礎。
•教子有方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