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見聖座人員

期數
3803
刊登日期
2017.01.06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1 月 08 日

( 梵蒂岡電台訊) 教宗方濟各於剛過去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在梵蒂岡克萊孟廳接見聖座各部會神長,與他們互祝聖誕佳節。教宗以聖座改革為重點,列舉了引導這項改革的十二項準則。

教宗首先解釋「個人皈依」的準則:「個人皈依很重要,若無個人皈依,結構上的一切改變都無效益。改革的真正精髓在於進行改革的人,人才能實現改革。」

其次是「牧靈上的皈依」。教宗提到牧人的圖像說, 聖座是一個服務的團體, 「我們作為教會的牧人,讓天主善牧的容顏照亮我們、淨化我們、改變我們、徹底更新我們的使命, 必然對我們大有益處。願我們在自己的工作環境中也能感受到和培養一種強烈的牧靈意識並予以實踐,首先從我們每天所遇到的人開始。但願沒有任何人覺得被忽視和虧待,反而人人都能體驗到耶穌善牧的殷切關懷」。

教宗強調, 每個文件的背後都是人。「聖座全體人員必須在牧靈皈依的鞭策下努力工作,具備服務和共融精神,因為這是一付解毒劑,能去除一切徒勞無益的野心和迷惑人的競爭。」

第三個準則是「以基督為中心」。教宗指出,教會的每一項服務都旨在把喜悅的宣講帶到地球四極。大公會議的訓導提醒眾人,「有些教會的結構可能成為福傳的阻礙;同樣,良好的結構必須受到生命的推動、支持及評判。若欠缺新生命和真正的福傳精神,若教會不忠於自己的聖召,則任何新結構都會很快腐化」。

第四個準則是「合理化」。教宗提到聖座各部會在法律上彼此相等,卻也需要一種有機運作上的合理化,以此凸顯各自的職權範圍。這些職權必須受到尊重,也應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任何一個部會都不可把另一個部會的職權納為己有,所有部會都由教宗直接領導。

第五個準則是「運作功能」。教宗表明,將兩個或多個在工作內容上相似或密切相關的部會合併為一個部會,一方面賦予新部會更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新部會內部各單一現實間的接觸和相互作用也有助於提高運作功能。

談到第六個「現代化」的準則,教宗表示,這是洞察和傾聽「時代徵兆」的能力。在這層意義上,對羅馬聖部的調整是為「適應當今時代的情況及普世教會的需要」,符合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精神。

此外,第七個準則「淡泊節制」也應是聖座改革必備的。教宗解釋說:「從這個願景看,聖座的簡化和精簡是必要的。換句話說,就是根據單一部會的職權範圍和精簡進行部會的合併或融化⋯⋯。這一切都出於不可或缺的淡泊節制的考量, 以便作出正確和真實的見證。」

教宗接著列舉其他的準則,第八個「部會互補」、第九個「眾議精神」、第十個「公教幅度」、第十一個「專業化」,以及第十二個「分辨能力」。

教宗:部會遵循眾議精神

關於「眾議精神」,教宗指出,聖座的工作必須具有眾議精神,部會首長的例行會議由教宗主持。部會數目的減少將使各部會首長與教宗的會晤更為頻繁和更有規律,部會首長的會議也更具功效。每個部會內部的工作也應遵循眾議精神,以免由各種因素造成的支離破碎現象,以及專業部門自成一體,惟我獨尊的局面。

談到「公教幅度」, 教宗表明,聖座的工作人員「必須反映教會的公教幅度,人員的聘請應來自全世界」。除了司鐸和度奉獻生活者外,聖座也應聘請終身執事和男女信友,但在人選上應認真考查,以確定「他們在精神和道德生活,以及專業能力上無可非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