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城大公布虐兒調查

期數
3667
刊登日期
2014.05.30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6 月 01 日

(本報訊)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聯同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於五月九日公布調查,發現六成一受訪兒童過去一年曾遭家長體罰,達「嚴重身體虐待」程度體罰更達三成一,建議及早找出高危父母並予以協助,長遠亦要加強家長教育及支援。

明愛與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於去年九月至十二月,透過問卷訪問了六間小學共一千五百二十名就讀小四至小六的學童及其家人。

上述調查發現,子女的行為問題、家長兒時的受虐經驗、夫妻之間的衝突,以及傾向衝動好勝的性格等因素,都是家長虐兒的危機因素,調查員建議政府鼓勵那些接觸兒童及家長的家庭服務中心及中小學社工等機構,及早找出高危父母並協助他們。

家長教育及支援方面,調查機構建議政府加強家長親職教育宣傳,例如在晚上電視黃金時段播放宣傳片段及製作教育短劇,幫助父母學習寬恕,並引導他們遇到問題時積極尋求外界的協助,這有助減低虐兒機會。

對於功課及學業問題,有時成為體罰或虐待子女的導火線,調查員鼓勵小學舉辦家長工作坊╱講座、家長小組等。

學校方面亦須加強小學輔導服務,惟現有小學輔導人手不足, 一半學校沒有社工駐校服務,調查員呼籲政府加強小學輔導服務人手,以及制訂措施避免輔導人手流失。

任職小學輔導服務達十二年的明愛小學學生輔導社工督導主任馮慶球說,根據社會福利署公布的虐兒數字,十年香港虐兒個案上升一點五倍,情況令人憂慮,這些受虐兒童及其父母亦需要輔導及支援。

上述調查把一般體罰定義為「打孩子的手掌、手臂或腳部」或「用手打孩子屁股」視為輕度的身體暴力;嚴重身體虐待為「不斷粗暴地虐打孩子」。(公) 

虐兒問題成因舉隅

  1. 家長缺乏恰當的管教技巧 漠視兒童需要和情緒反應
  2. 學業為重的風氣
  3. 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子女
  4. 父母過度緊張或患精神健康問題
  5. 父母濫藥╱酗酒

  

取自: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及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