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我們都是中國人
復活節長假期的第一天,正值不是中國內地的公眾假期,我把握這日子,偕同家人前往深圳,處理一些銀行事務。早前從他人口中已聽說國內銀行的服務質素,令一些香港人不太滿意,這次是親身北上體驗那裡的銀行服務。
那是一間中資銀行,在國內不同城市有很多分行。抵達其中一間分行後,我向一名站在入口旁的銀行職員查詢服務流程,她直接地說:「你從前沒有來過這銀行嗎?」接著,她便用筆在一張紙上寫了一個號碼,然後遞給我,估計她身旁的派籌器壞了不能運作。
正值中午時份,銀行的大堂坐了少於十人,不太擠迫,這些客人都坐著等候,我為家人找了幾個座位,其中一個座位旁放置了銀行職員剛食用完的午餐盒和飲品,這情景在香港一定不會發生。我們坐在大堂時,見到只有兩名職員在櫃檯服務客人,每名客人在櫃檯前平均逗留半小時才把事情辦好;大堂有一個電子顯示屏,上面顯示著號碼,距離我們手上的號碼還有二十個,我們心裡一沉,認為以職員處理客戶事務的速度來估計,恐怕至銀行關門也未能處理完二十名客戶。
可能輪候時間太長,不少客人拿取籌號後便離開了,終於到我們走到櫃檯前,處理一些銀行事情。面對著那名女銀行職員,只見她臉無表情、聲音單調地跟我們說話。做一個簡單程序,她要求我填表,說櫃檯沒有表格,要客人自行到入口附近的表格櫃拿取。然後,我拿出藍色原子筆填上個人資料,完成後,她告訴我銀行規定要以黑筆填寫,以藍筆填寫的表格不被接受。於是,我再到入口處拿取同一表格,準備再次填寫,因為心情焦急,填寫至一半時寫錯一個字,於是我便以筆把那字刪除,然後在旁邊加簽名字。職員見到這情況時,立刻阻止,說經刪改資料的表格作廢無效,要求我再拿表格來填寫。經過兩次失敗後,已花了不少時間和精神,我害怕假如填寫再出錯,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完成。於是,我便要求銀行職員代為填表,讓我只需簽名,不料她斷然拒絕,解釋銀行內有閉路電視,拍攝服務提供的整個過程,規定職員不可替客戶填寫表格。最後我終於把表格填妥,銀行職員要求多次輸入戶口密碼,見她請另一名高級職員為她核實及批准程序進行。後來,她又向我遞上先前的表格,要求我自行在銀行大堂找另一名經理簽名核准,此舉令我感到十分奇怪,但惟有跟從她的指示,找到那經理後,她不太願意地在表格上簽名,還向我銷售一些投資產品,我終於明白女職員要求客戶自行找經理的原因,只是因為不想放棄任何一個銷售投資產品的機會。上述的經驗,讓我感到無奈和無助。
只是為了一個簡單的戶口轉賬程序,便在銀行裡花了超過兩小時,似乎是簡單事情複雜化。與國內的銀行服務比較,香港的似乎更具效率,很多上班一族會趁午飯時間到銀行辦理個人事務,一個小時已十分足夠。另外,在待客之道方面,香港的水平似乎仍較國內銀行優勝。雖然大家都是中國人,但兩地在很多生活事情上,仍然存在不少差異。那次光顧國內銀行的經歷,令我不敢再到那裡去,有人認為這只是一種比較被動的態度,然而,要真正改變一種根深蒂固的生活和工作習慣,並且促使進步,要從教育的層面著手,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灌輸正確的待人接物態度。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