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玩具圖書館 預防長者腦退化

期數
3665
刊登日期
2014.05.16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5 月 18 日

(本報特稿)隨著香港人口老化,長者患腦退化症的數字持續上升,有社福機構推出長者玩具圖書館,讓長者借用不同類型的認知訓練玩具,預防或穩定腦退化症。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為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症,意即腦退化症初期的長者,去年七月起在轄下五間長者鄰舍中心成立「腦玩童俱樂部——預防長者腦退化玩具圖書館」,為長者提供超過四百八十種玩具;玩具分為十類認知訓練類別,包括棋盤及卡牌遊戲、拼圖、配對、記憶訓練等。

其中三所長者中心設有「長者玩具圖書館」,長者可外借玩具回家與家人玩樂,間接令長者養成定期、持續的認知訓練。有關計劃由香港公益金撥款資助,於二○一三年七月開始,為期三年。

負責該計劃的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督導助理周潔芯指出,「腦玩童俱樂部」的特色是不需依賴專業人士帶領,長者也能自助訓練。「期望計劃培養長者定期練習腦筋的習慣。」她說,以遊戲的方式進行認知訓練,長者會感到有趣而願意持續參與。

周潔芯表示,具認知訓練的玩具可增加腦筋靈活度,而集體玩具能增進長者的社交生活,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

高錕慈善基金主席高錕妻子高黃美芸分享了作為腦退化症照顧者的體驗,她認同長者玩具圖書館的概念,認為有助照顧者與腦退化患者的溝通及進行家居訓練,一同玩玩具亦有助護老者紓壓。

護老者梁慧儀的母親二○一二年證實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症,她為照顧母親而辭掉工作,起初對此病不認識,感到很大壓力,「參與腦玩童俱樂部後,媽媽的思維及手腳協調得到改善,與她一起玩更能增進母女關係。」

現年八十二歲的關福照去年八月開始使用長者玩具,他說玩遊戲令他感到滿足和快樂,「以前我甚麼也不去想,日子每天過了便算,現在我期待玩遊戲的時刻,最喜歡能(玩遊戲)過關。」他表示遊戲令他多動腦筋,現時他經常到中心玩。

此外,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與賽馬會耆智園合作,於去年八月至十二月分階段進行研究,探討「腦玩童俱樂部」對改善輕度認知障礙長者的認知能力及心理健康的成效。

是次研究對象為一百一十九名六十歲以上長者,當中六十名定時在長者玩具圖書館玩樂,平均每週兩次,每次一小時,為期十二週;另外五十九名長者則只參與長者中心的一般日常活動。

負責是次研究的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教授指出,長者在參與玩具及遊戲活動後,認知能力及心理健康得到改善,其中心理健康更為顯著,總括整體生活質素有明顯進步。他認為認知訓練玩具對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有正面影響和幫助。(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