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薩利機長:迫降奇蹟 Sully

期數
3804
刊登日期
2017.01.13
作者
王慧慈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1 月 15 日 常年期第二主日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四:全球化


二○○九年一月十五日,資深的薩利機長駕駛客機離開紐約,起飛不久遇上一大群雀鳥迎面撞向客機,導致兩個引擎完全損壞,情況刻不容緩,薩利機長決定緊急降落哈德遜河,機上一百五十五名乘客及機組人員全部生還。意外發生後,當局展開調查,處處針對薩利機長,甚至質疑他的判斷。薩利機長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影片以真人真事作藍本,導演以平實的手法敘述有關事件,整個過程由飛機升空到急降只有大約五分鐘,薩利機長臨危不亂瞬間作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 ── 他的生活從此翻天覆地,家人被傳媒包圍追訪之餘,自己亦陷入意外事故調查及聽證會的連番折騰中,完全始料不及。

到底薩利機長是技術超卓的英雄還是行事草率的莽漢?影片花了一半篇幅描寫意外調查,國家安全運輸委員會為此舉行聽證會,官員的提問咄咄迫人,完全依賴數據及模擬駕駛結果,多番質疑薩利機長當日的急降決定,眾人唇槍舌劍針鋒相對,氣氛非常緊張。處於劣勢的薩利機長從容不迫指出對方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人──委員會視員工為機器,漠視一切情感,只管吩咐員工按指引行事,飛機公司亦視航空業為一盤生意而已,只懂計算利潤多寡,價值數億圓的飛機被毀當然要追究責任,矛盾直指薩利機長。意外後從沒有人關心或慰問薩利機長,他和所有乘客一樣, 處於創傷壓力中,不但沒有得到照料,甚至被迫與家人分隔,欠缺公平。

的確,當一切事情只著眼於商業利益,人便會變得麻木自私。教宗方濟各在二○一六年十二月中接待來自羅馬耶穌聖嬰兒科醫院的病童、病者家屬及醫護人員時表示:經營醫院漸漸變成一盤生意,醫生和護士變成生意人,嚴厲斥責照顧病童絕對不能成為一盤生意。教宗於二○一六年一月一日發表世界和平日文告《克服冷漠與贏得和平》指出, 和平的最大威脅來自「全球冷漠」:即對周圍發生的事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即使知道別人受苦,卻認為與自己無關,沒有惻隱之心,這種冷漠由個人層面擴大至國家、社會甚至全球。冷漠帶來許多不公義、衝突及暴力。他勉勵人常懷慈悲,團結和關懷身邊的人。

討論問題: 

  1. 劇中你最喜歡及最討厭哪個人物?為甚麼? 

  2. 意外發生後,傳媒不斷追訪涉事者及其家人,你對此有甚麼看法或感受? 

  3. 你對「全球冷漠」有甚麼看法? 

  4. 嘗試從個人、家庭、社區、國家四個不同層面,討論及分享如何推動「打破冷漠,關懷別人」。

參考資料

《克服冷漠與贏得和平》世界和平日文告2016 
http://w2.vatican.va/content/francesco/zh_cn/messages/ peace/documents/papa-francesco_20151208_messaggio-xlix-giornata-mondiale-pace-2016.html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