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蝶者》:復元的蛻變
有說「戲劇就是生活」,戲劇內容常取材於生活。透過戲劇,演出者結合個人經驗與感受將之投放出來,觀賞者亦藉著欣賞戲劇得到共鳴。生活中的片段成為了劇中的情節,讓演出者與觀賞者在劇場中交流。
戲劇藝術推動精神健康復元
明愛全樂軒為一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服務範圍為荃灣區。中心一直致力推動公眾對精神健康的關注,並協助精神復元人士活得精彩,展現優勢。中心於二零一四年起,在「思健」贊助下推行「思健藝飛翔」計劃,成立《壹元劇團》,透過戲劇藝術讓復元人士以不同形式表達情感,釋放壓力,並以舞台成為連接復元人士與公眾的平台,打破社會中的隔膜。
劇團於一六年六月上演名為《追蝶者》之舞台劇,以蝴蝶蛻變的過程比喻復元中的成長,讓公眾人士看到復元人士美麗的一面,重新認識復元人士有血有肉的一面。劇目於荃灣大會堂文娛廳演出兩場,觀眾達四百人,反應熱烈。其中不少觀眾表示驚喜,也有些被演出所觸動,發掘了復元人士亦有無限的潛能。
劇場是成長的媒介
「我希望藉舞台徹底釋放自己,不再活在過去的痛苦中,像蝴蝶一樣,蛻變的過程雖然痛苦,但每一次蛻變都會有成長的驚喜。」燕儀參與劇團已有兩年時間,在這次演出的劇目中,她找到不少與自己生命故事對應的情節,在角色身上更認識到自己的內在情緒,初時內心甚為抗拒,最終在導師與團員們的鼓勵與支持下,突破自己,成就了兩場精彩演出,自己的生命也在當中成長昇華。
每一隻美麗的蝴蝶,都經歷過成長的蛻變。牠們最初都是又醜又不討好的幼蟲,然而在蟲蛹中經歷自我分解再重組的生命歷程中,當時機成熟,便能破蛹而出,展現煥然一新的美麗姿態。
有一種復元叫蝴蝶
精神病復元人士也在經歷同樣的生命歷程,他們的人生路上也許遇上了不同的艱苦挫折,對自己失去信心、失去人生的方向,為此感到迷茫困惑,然而,在充滿支持的環境下,他們能夠重新認識自己,將苦痛的經驗重整成為人生的養分,累積成新的力量,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破蛹而出,讓社區人士見證他們最美麗的一面。復元,是一種成長,更是一種蛻變。
•明愛康復服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