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你別拉著我不放⋯⋯

期數
3666
刊登日期
2014.05.23
作者
何家怡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5 月 25 日

在復活節的第一天清晨,當耶穌顯現給瑪利亞瑪達肋納時,她就是這樣反應。可能是因為她怕失去一個經驗,一個只有這位認識她、了解她、使她再次在人生旅途上站起來的耶穌所給的經驗。可是,就是這樣,她看不清楚與她講話的是誰,也將原本耶穌給她所說過的也忘記了,直至耶穌說了這句話,她才放手。

回應聖召,有時我也會拉著耶穌不放。其實可能拉著的不是耶穌,而是耶穌給我的安慰。在回應聖召的過程中,總會回看基督如何帶領我走過黑暗,如何使我看到祂微妙的安排,如何陪伴我度過難關等等⋯⋯然後促使我去想是否值得完全將自己的生命交給祂,好回應祂愛的召叫。可是,當我只看到耶穌給我們的恩惠,卻忘記祂叫我是為「跟隨祂」,或只看到跟隨祂的是件「美好」的事,而看不到那份獨特的關係,那麼真的要好好地反省及辨別清楚了。

在修道生活上,不論你的修道經驗有多久,相信很多時也會變成這位瑪利亞瑪達肋納,在痛苦時死拉著這份安慰,尤其當你在外地,面對著說不出的困難,這或許是語言,或許是心底裡的掙扎,或許是個人或其他的問題等等,可以做的就是拉著以往的經驗去面對。是的,耶穌認識我們,知道我們需要安慰,需要時間,可是當我們死拉著不放那些舊經驗時,我們看不到新的經驗,也認不出這位已復活,並以全新的方式及面貌與我們接觸的耶穌,卻沉醉在自己的痛苦當中,那是多麼的可惜啊!

的確,在人性上,少不免會逃避痛苦。誰不願生活事事順遂、快快樂樂、無病無痛?人去求黃大仙,都是求一個保佑,求到了,當然不會放手,那裡會有這樣愚蠢的人?可是我們所信的,所跟隨的耶穌實在太了解人性的軟弱,也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又有誰會願意陪伴我們走這段人生,且在我們未開口前已知道我們心底裡的一切?是祂,就是這位降生成人,願意與人一同受苦的基督。在痛苦時,只有祂能給我們安慰,因為祂認識我們。當這關係擦出火花時,就是回應聖召的時候。其實回應聖召不只是青年男女,我們這些修道人,也需要每天去回應,這就是皈依。入了修院,發了願,只代表你願意以這種「不斷回應」的心態而生活,直到生命的盡頭時,我們才能以生命見證我們有否真正回應了上主的召叫。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溫國光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