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區訂本年五月聖召月
按教區在二○○○年三月至二○○一年教區會議文獻的第七組, 「教區司鐸的聖召栽培及延續培育」報告指出,司鐸在拓展福傳使命上擔任重要角色,為牧養天主子民和向教外人傳福音。
教區在過去用了不同方法促進聖召,但卻沒有顯著成果。這現象的出現可能是香港教區,缺乏「聖召文化」的元素。若要教會有聖召成為文化,就是聖召成為生活的一部份,不需要用力推動和宣傳,它就好像呼吸一樣的自然,如身體內的血液般流動著,不用勉強,不用跨張,它就成為生命的一部份。談來從容,實在並不簡單。
所以這並不是靠成立聖召小組、舉辦大小型的祈禱會或聖召彌撒可以建立起來,而是從每人的信仰核心出發;願意在基督內與天父和眾人彼此合而為一,信仰中流溢教會的特質: 追尋天人間的共融,願意更多人分享這份幸福,傳福音成為福氣;除了有深度的信仰外,需要有大公教會的使命感,除去私心, 讓別人的幸福和喜樂成為自己的幸福和喜樂, 這樣文化就開始有它的芻形。
「一切從祈禱開始,一切從簡單開始」: 我們會在五月內的四星期內,供給堂區為聖召祈禱的不同意向,堂區可自由選擇一兩條,在已有的主日信友禱文中與教友在整個月內為這意向祈禱。同時呼籲各善會神師和學校的校牧(從年老到青年、從禮儀到聯誼、從婦女到兒童、從公教學校到堂區主日學、從學生到在職),在這月內的訓話、分享和活動中也涉及聖召。希望這能建立一個氣氛,在持之以恆, 潛而默化的努力下,我們相信若是天主的意願,我們的信仰文化、聖召文化就會被建設起來。
此外,聖召資料可見教區聖召委員會網頁dvc.catholic.org.hk ,內容包括本地男女修會資料介紹、聖召問題解答、神父修女修士的小故事、網誌、教區聖召委員會的活動等;還有推動聖召的英文資料,一些聖召禱文書籤、介紹教會十二位聖人書籤、聖召小物品等。
五月首主日(復活期第三主日)
教區司鐸生活聖召的反省:
教區司鐸有一明確的任務,就是藉著服務聖言培養教友,施行聖事滋養信眾,建設信仰團體,帶領眾人邁向天國。司鐸切實的履行這職務,相信會吸引今天不少的青年人,讓他們嚮往這召選,所以堂區亦是天主召喚和人們回應的地方。
司鐸要履行這職務首先要與教區主教共融,才能妥善地執行牧人的角色,特別在香港的特殊環境,身為國際大都會,發展速度驚人,常使牧者在服務上疲於奔命,要常懷喜悅地侍奉不是容易,所以極需要教友的合作、支持和祈禱。而且,牧職不只是工作,而是生活見證,所以司鐸們要注意在身心靈上的整合, 生活所宣講的信仰,藉此聖化自己,與教友共享生活福音的喜樂。
單靠牧者一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牧者除了是教友的領導者外,亦是合作者,讓教友發揮在領洗時聖神所賦予的神恩,使教友與他們共建基督神國。
• 聖召委員會將按時向堂區寄出信友禱文,主任司鐸可自由選取;
• 聖召委員會供稿,相關查詢請致電25221071(林玉仙修女)